钱应该放哪儿?

学会投资

想获得财富自由,就要学会投资,学会让钱为你工作。

在财商教育方面,"身教"比"言传"重要得多,因为孩子会学习、会模仿。父母要起到榜样作用,增强"身教"力度。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投资能力,让孩子对投资行为不再陌生。

邻居家的太太为了激起自己刚刚上初中的儿子对股市的兴趣,用她的名义开了个股票账户,1000元的启动金让儿子去炒股。

设想如果股票贬值,她的儿子很有可能认为投资股票只会赔钱,决定再也不碰股市。相反,如果股票升值,他就会认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打算继续投入更多资金冒更大的风险来炒股。

我并不是说这个妈妈错得离谱,而正确的投资决策是既要能获得良好的收益,又能把风险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不管股票是赚还是赔,她都没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国家庭投资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只把钱放在银行,宁愿自己加班挣钱;要么就是带着赌徒的心态完成投资行为。

问题是,只把钱放在银行,钱算不上真的安全。是说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钱会贬值的结果。如果你赚的钱的增长幅度没有超过通货膨胀率的话——过去30年的通货膨胀率约为3%——你就在逐渐丧失购买力。

还有父母们会想,可以等孩子找到稳定工作或者攒到一大笔现金时,再来探讨投资的事情,这个想法很诱人。但是,千万别这么做。如果你将这些投资的道理留到以后再教给孩子,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失去了一个其他孩子都具备的优势:投资获益的机会。相反,如果早点让你的孩子了解投资的基础知识,并且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开始存一点小钱,这将会成为你送给孩子的一个珍贵的礼物。

投资,作为未来社会必要的生活技能,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学习。一个不会投资的孩子,即使坐拥万贯家财,也有可能挥霍殆尽,而一个有能力创造价值的孩子,从零起步,也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钱应该放到哪儿呢?

如果你将1 000美元分别放到以下四个地方(以1985年为例):第一,股市;第二,债券;第三,银行;第四,床底下,那么30年后连本带利大约如下表所示

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对比

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1985年至2015年的年复合总收益率。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放到床底下的钱就贬值了,可能也就值472美元。

需要注意一点:你可能会发现,从长远来看,在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股票可能比另外三种投资方式回报更高。尽管如此,在某几年,你可能会损失一大笔钱,例如,2008年年股票暴跌37%(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但是总体说来,如果你选择投资股市,你仍然有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一般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保爸财商练习:

带着孩子一起去完成一次投资行为,例如投资一只股票、选择指数基金、购买某种银行理财产品,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投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