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的中兴名臣,把皇帝当儿子训,死后却被挖坟抄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可是有这么一位天才的老师却没培养出高尚的学生,最后还被学生恩将仇报,遭到狠狠地报复,这个老师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内阁首府大臣张居正。张居正可以说是最失败最悲惨的老师,而这个学生就是名载史册的一代帝王,明朝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朱翊钧。

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是明朝万历年间最优秀的内阁首辅大臣,是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也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中兴名臣。张居正自幼聪颖过人,是个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小天才。他背书过目不忘,据说看一遍就能倒背如流,五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二十三岁考中进士,青年才俊。

明穆宗一生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早早夭折,三儿子朱翊钧就幸运地成为了大明朝的唯一的继承人。朱翊钧从小聪明伶俐,皇帝穆宗对他的这个唯一的儿子期望值很高,很小就开始培养他让他读书,特地的请张居正作了太子朱翊钧的启蒙老师。当时的张居正是内阁大学士,才高八斗聪慧过人,深受穆宗皇帝的器重。

张居正知道作为老师,自己责任重大,一点不敢怠慢,对小太子悉心地教导,管教也特别的严厉,从四书五经到治国学问再到做人,无所不教。还不辞劳苦的亲手编订了讲述为君之道的各种教材四十多本,张居正对这位帝王皇帝可是倾尽了心血。张居正为了使小太子迅速的成长,甚至用心良苦地把皇帝当儿子训,小太子也很喜欢很依赖他的老师,对老师也是十分的敬畏,是一个很听话的优秀学生。

之后穆宗因病驾崩,太子朱翊钧继位称帝,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辅佐小皇帝,独掌明朝政权十多年。但是皇帝朱翊钧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慢慢变得叛逆,他对张居正的各种政策开始产生不满的情绪,总想摆脱张居正的束缚。他的心中也开始了对老师张居正有了怨恨,但始终感觉不能摆脱张居正的影响。

一次在查抄大臣冯宝的家时,查出无数的珍宝,一时激起了皇帝朱翊钧的贪欲。在一种再捞一把和强大的报复心理的促使下,他把矛头指向了恩师张居正。朱翊钧残酷地报复培养他辅佐他的张居正家族,就连已逝的张居正的坟墓都挖了,张居正的后人们也难逃被抄家的厄运,大儿子不堪其辱甚至上吊自尽,这一惨剧令朝野震惊。张居正为官多年但一生清廉,在张家并没有收查到什么值钱的东西。

皇帝朱翊钧多年积得的对张居正的怨恨得到了发泄,感觉自己摆脱了张居正的政治干预,所以只要是张居正改革的新政皇帝都废除了,老师的教导也统统抛到了脑后,开始吃喝玩乐,朝政就慢慢地荒废了。一连几十年再也没有上过朝,明朝开始走下坡路,张居正多年的付出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