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老黄牛如何逆袭升职?4个策略教你在公司脱颖而出


01 “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不如别人?”

Amy刚上班的时候,在一家国企做行政秘书。

每天等待她的,是成堆的杂事:做报表、布置会议、接待来宾、报销跑腿、上传下达……工作细碎,人每天忙到脚不着地。

三年后,一起入职的同事陆续提职,却唯独没有Amy!

Amy很不服气:我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干活最卖力,加班最多,为什么不考虑我?于是气鼓鼓的找主任。

主任看Amy这个架势,耐心的问:你有什么特长吗?Amy语塞。

干了三年打杂的活,特长是接待?办会?报销?好像都难以启口。

主任见Amy不说话,又问了一句:你研究过业务吗?Amy又语塞。

每天工作非常忙乱,老板随时随地召唤,一件工作没做完,另一件工作就顶进来,哪有时间研究业务?

主任想了想,又追问了一句:你对公司发展有什么想法?

Amy瞬间来了精神:发展想法?有很多啊!部门调整,人员结构优化……哦,这些都是老板的想法。Amy继续沉默,她自己的确没有思考过这方面问题。

主任靠回椅背,叹口气:你是一个很卖力的员工,我和老板都喜欢你,但是如果要独挡一面,你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02 你只是看起来努力而已

Amy在公司傻拼三年,还不如听主任这3句话来得有用。

职场有太多这样的老黄牛,踏踏实实工作,完成度还不错。

但是想要提职,看起来努力是不够的。

1.忙碌≠努力

经常加班,电话始终响个不停,工作的忙乱让Amy误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这些事并没有技术含量,任谁都能代替。

Amy每解决一件麻烦事都很有成就感,误以为自己雷厉风行,其实只是救火队员,被工作牵着走,缺乏工作规划。

公司需要强大的行政支持,所以行政任务仅仅完成是不够的,还必须比领导想的全、想的细。Amy每天沉浸在各种琐事无法自拔,怎么可能看得到工作的其他可行性呢?

无法化解的忙碌,不是努力,而是无能。

2.被动执行≠能力

行政秘书这个岗位,在公司架构的最顶端,离核心决策最近,明明可以学到很多东西,Amy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要升职,却不琢磨公司需要什么样的部门leader。

既没有区别于他人的专业特长,也没有关注过公司的核心业务,更没有从宏观角度考虑过公司的发展,那么对公司而言,Amy有什么价值?没有被替换,也只是因为兢兢业业,但怎么可能委以重任?

被动执行不会带来能力的提升,没有主动思考,也不会有合理的职业目标。

任何没有目标的努力,都是无头苍蝇乱转而已。


03 4个策略教你在公司脱颖而出


1.应用时间管理,化被动为主动——解决工作忙乱的问题

Amy的秘书工作并不到位,因为真正优秀的职场人,工作节奏一定是游刃有余的。忙乱,其实是不懂得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著名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安排工作。

按计划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比如制定目标与计划、挖掘工作问题、维护人际关系、参加培训学习等,这些是工作能力的基础,要缓缓推进,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年初或月初做好规划,雷打不动,按部就班完成。这也是缓解工作忙乱的最关键步骤。马上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工作中会有很多突发任务,所以要区分轻重缓急,比如老板交办的重要任务,是我们马上要办的事,不能拖延。与他人分担或委婉拒绝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隔壁部门火烧眉毛的事、同事个人的委托等等,这些事符合别人的迫切期待,却对整体工作没有影响,很多人碍于社会交往和人情面子,总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其中,但这也往往是我们忙碌而没有收获的根源。尽量不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比如跟同事闲聊哈拉、刷手机等,这些事会让我们暂时有愉悦感,但工作和生活要分开,工作时间集中精力做好规划,下班时间再找同事放松。

2.金字塔原理,系统梳理工作——解决缺乏思考的问题

所谓职场老黄牛,就是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思考为什么干?干了些什么?缺乏思考,直接结果是工作思路混乱。我们可以用著名的金字塔原理,系统梳理日常工作,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

分类归纳。手头的工作杂乱,可以将工作分为几大类,然后每一类再做细分,按照金字塔形状一一展开,直到覆盖所有日常工作,确保没有遗漏。明确标准。做每一项工作之前,要先考虑遵循公司的制度标准,如果没有,再考虑老板认为的合格标准。然后按照工作的种类逐一列出,用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是否达标。梳理方法。每一项工作都不应该随性而为,最好是有自己别具匠心的工作方法,然后根据工作标准把流程和方法梳理出来。如果你是有心人,还可以整理成岗位秘籍,留给后来人参考,自然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3.换位思考,提供建设性意见——解决工作缺乏价值的问题

Amy工作很卖力,却随时可以被替换,因为工作缺乏价值。拿破仑·希尔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接到一份新任务,不要盲目推动,可以用6W2H检验清单,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可能你比老板考虑的还周全。

What:工作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Why:布置这项工作的原因是什么?Who:这项工作还需要谁来配合?When:什么时间点前必须完成?Where:在哪里开展这项工作?Which:可以采取哪一种途径?How:用什么方法进行?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几个问题问下来,倒逼自己了解工作的背景和实质,自然做的又好又快,不跑偏。久而久之,老板也会发现你很有想法,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也比别人突出。

于细微处做到极致,这就是最大的工作价值。

4.选定目标,时刻关注核心业务——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

很多人抱怨,琐碎的工作磨平了专业能力。其实能力不足,是因为没有带着目标完成个人积累。核心业务是公司的价值所在要提职,一定要围绕核心业务选目标,日常关注梳理相关资讯。

自学基础知识。目光不能只局限在本岗位,要关注公司的核心业务,提前做好基础知识的准备工作,理清思路。建立知识框架。从日常工作中留心目标资讯,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结构化理解。
了解公司困境。为公司排忧解难是创造价值最好的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案,与专业的同事不断探讨修正。大胆展示自己。有了足够的积累,瞄准心仪的职位,找合适的契机大胆向公司展示自己。

这样带着目标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个人积累,才能快速实现职业生涯的实质性进展。

▪️ ▪️ ▪️

古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与其做埋头苦干的职场老黄牛,被动等待赏识,不如主动出击,做自己职业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