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藝術家如何省思生命意義?廣東美術館復工後首展邀你前來感悟

疫情當前,藝術家如何省思生命意義?廣東美術館復工後首展邀你前來感悟。

對許多讀者來說,2020年無疑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在這個特殊時期裡,畫家們“以藝戰疫”,通過特殊的藝術方式,展開了對生命和人性的探索。

4月17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藝委會協辦,王紹強擔任策展人,楊小彥擔任學術主持,樊林、姜俊撰寫專論的“穿行:吳武彬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展。展覽將延續至5月7日。

吳武彬是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殤》,是吳武彬運用新紙本水性綜合材料和油性金屬綜合材料創作的作品。

此次作品展命名為“穿行”,參觀畫展猶如穿行在虛幻與現實之中。作品的靈感來源於畫家最喜歡的音樂——傑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殤》。

吳武彬渴望用視覺語言表現對生命狀態與宇宙真理的感悟、欣賞以及坦然。

殤·NO.21 紙本水性綜合材料 300x150cm 2019年

殤·NO.12 紙本水性綜合材料 200x130cm 2019 年

平面上的線條長短不一,濃厚的色彩讓人產生對宇宙生命的聯想。如同火山上的岩漿,平靜的表象下卻發生著劇烈的質變。

殤·NO.31 紙本水性綜合材料 600x300cm 2019 年

地殼下的巨大能量在熊熊燃燒,火紅色的線條,不規則的塊面材料構成充滿溫度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宇宙超乎想象的能量場,天地間無盡的力量感似乎要在瞬間迸發。

殤·NO.33 油性金屬綜合材料-300x150cm 2019年

畫面是平靜而深邃的,像是山谷,又像是懸崖。幾大塊面的機理堆積產生了山河匯聚般的景象,隱隱傳遞出天地間的寂靜蒼茫。

在吳武彬看來,繪畫中不存在抽象和具象的界限,《殤》系列作品不僅呈現了他對美和生命的熱愛,也體現出一種對真理的感悟所釋放出來的坦然。

“天地萬物終將灰飛煙滅,但它們所彰顯的強大生命張力依然生生不息。”他如此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悟。

【記者】楊逸

【實習生】劉天然

【通訊員】劉丹妮

【圖片】主辦方提供

【作者】 楊逸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