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择保险:2019年净利润同比大增265.1% 长期险沉淀优势凸显

近日,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慧择(HUIZ.US)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2019年营收达9.93亿元,同比增长95.2%;调整后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65.1%。慧择全年保费收入总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1倍。

作为“保险电商第一股”,慧择的赴美上市之路几乎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在经过继续还是停止发行的艰难抉择,最终按原定日期上市后,公司又遭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美股股市震荡,于本月宣布的回购股票事宜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慧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存军在上市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公司能用业绩证明自己,相信市场最终会回归正确的估值。”

长期险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财报,慧择2019年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265.1%;2018年慧择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293万元,同比增长103%,至此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保费方面,慧择2019年实现保费收入20.14亿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长期寿险和健康险保费约占保费总额的87.4%。慧择平台目前的累计投保人用户为630万人,平均年龄为32岁,多为中产白领人群,客户黏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慧择探索了12年的长期险业务,对于保险销售平台或中介而言,前期的拓展难度较大,但在业务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后,赢利空间可期。数据证明,慧择2017年至2019年长期寿险业务以及健康险业务佣金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分别约为五成、七成以及九成。

“短期险对用户的黏性不够,用户一旦购买了长期险,对平台的期待和依赖就是20年以上。”马存军说,这也是为何慧择有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的利润,用户画像也更加多元和精准。完善的数据为风控和实现全生命周期保险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科技赋能经营效率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慧择累计与超过68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平台提供了1200多种保险产品。去年10月,慧择扩大了年金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四季度年金保险产品保费达1.8亿元,占总寿险和健康保险产品保费的29.2%。

流量在于精准不在于海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给线上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关注,对于寿险增长方式的转型是一个契机。伴随着公众保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回升,在线保险尤其是健康险很可能成为保险业新的增长引擎,从而引发险企寻求线上业务发展“热潮”。那么在互联网保险生态链条中,中介平台的生存法则是什么?流量变现首当其冲。

在啃下长期险线上销售这块“硬骨头”后,慧择同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面临着如何跨越高成本流量实现盈利的困扰。马存军说,慧择保险经营的不是海量流量,而是精准流量,转化能力和服务能力如果缺失,再多的流量都没有用。而在具备上述能力的基础上,运营和开发用户的能力更重要,这能让核心用户在平台上与机构形成长期互动。流量是基础,但专业能力和平台服务更是基础要素,只要有好的用户转化和服务能力,流量本身不是核心命题。

慧择从最开始进入互联网保险赛道的定位,就是要做中国互联网保险领域入口级平台,类似于携程是旅游出行的入口级平台,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不过马存军向记者坦言:“对慧择目前的服务还不满意,用户认知、对比、交易、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上都有进步空间。”

对于上市后的战略部署,慧择表示将重点关注三方面:第一,利用成功IPO带来的品牌知名度来提高C端获客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保险平台品牌头部聚合效应;第二,计划在特定的战略地点部署服务中心,提高客户参与度,并提供更多种类、层次更为丰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第三,在客户转化效率方面,慧择将专注投资于技术,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方面,继续加强大数据在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同时加大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客服的应用,并对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场景保持关注。

回购股票以维护股东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各行各业都构成冲击,保险行业也不例外。受疫情影响,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限流对人身意外险和物流险影响大,停工停产导致部分保险需求减少。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场波动较大,国际投行纷纷看淡保险股。

虽然上述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中概股”也大概率不会陷入“至暗时刻”,但慧择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4月15日,慧择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决议,同意对其股票进行回购。根据该计划,慧择可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至多1000万美元的已发行美国存托股票(ADS)。

股份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在证券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上市公司宣布回购计划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改善资本结构、优化股权结构;二是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改善的信号。

马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大股东、高管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回购、增持,一方面可以提振股价来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彰显了慧择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投资者一起同舟共济。我们对公司经营和二级市场未来仍然充满信心,业务持续发展和稳定现金流给了公司底气。公司有充沛的现金流来支持回购动作,管理层对公司业务持续看好。”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