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防騙第二期!這些”拍賣“賺的是你兜裡的錢

在文化藝術品行業慢慢發展起來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也是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在各位藏友的視野中。就好像是保利、嘉德、瀚海等大型拍賣公司,每年在他們的拍賣會中成交的藝術品可以說數不勝數,而且價格高昂。

在這樣的趨勢下,很多藏友,尤其是準備出售自己手中藝術品的藏友,就開始考慮拍賣這一條道路。心裡想著:”如果自己的藝術品可以登上拍賣場,那麼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價格,給自己帶來一筆財富。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讓很多人一點點落入了“拍賣陷阱”當中。前些天,小編也是收到了一位藏友的留言,其中就描述了關於“拍賣”發生的事情。今天,小編就好好給大家扒一扒這些用不正當手段盈利的,所謂的“拍賣公司”!

2015年年末的時候,重慶市的張先生接到了一個自稱是香港某拍賣公司的電話,對方說在網上看到了張先生以前做過收藏,所以詢問其有沒有出手的打算。而當時的張先生,的確有出手的想法,就是找不到一個正規的渠道,這一通電話,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就好像是久旱逢甘露一樣,只不過他不會想到,他同意添加對方微信細聊的決定,讓他一步步走進了對方的陷阱當中。

在之後,明白了張先生出手藝術品的想法之後,對方就提出了幫忙鑑定的要求,而此刻的張先生並沒有什麼戒心,從各個角度拍下自己手中最有價值的藝術品照片,然後就給對方發了出去。

對方也是真的做出了”我在鑑定“的模樣,過了一段時間才給張先生回覆。

”您的這塊銀元價值在一百三十萬人民幣左右,您有出手的想法嗎?“

這一下可樂壞了張先生,對於一個月開銷才兩千不到的他來說,一百來萬無疑是一筆鉅款。當即,他就表達了自己出手的意願。

隨後對方便和張先生簽訂了所謂的”合同“期間還不斷表示,在拍賣成交之前不收取任何交易手續費。簽完合同完全放心的張先生,將自己手中的銀元寄給了對方,滿懷期待的等著那一百多萬到手。

而這個時候,對方則提出”最近的遺產拍賣會在三個月之後”,因此需要收取張先生三千元的藏品保管費,否則的話就只能終止合同。

三千元和一百三十萬比起來,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張先生便給對方轉賬。

在張先生耐心等待了三個月之後,對方突然聯繫到張先生,稱因為“颱風”的原因,一批本來預計要來參加拍賣會的新加坡收藏家不能及時到場,所以需要延期,期間需要張先生再度支付藏品保管費一千元。都到這一步,張先生也不希望前功盡棄,所以立刻轉賬給對方。

而緊接著,對方還要求張先生支付邀請新加坡藏友前來的各種各樣奇怪的費用,總計一萬元左右。這個時候張先生已經有些懷疑了,不過只要自己的銀元可以賣出去,那一元多也不是一個大數目。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他再一次轉賬給對方。

可最終,張先生也沒有見到自己的一百多萬元,而是等到了對方告知他,這一次拍賣他的銀元流拍了,這一批來參加拍賣的藏家不喜歡銀元這一個種類。但是不用擔心,下一次一定會拍出大價錢,不過需要交納一萬兩千元的藏品保管費和下次拍賣的服務費。

這一下,張先生可算是反應過來了,當即決定放棄拍賣,希望對方把銀元還給自己。不過,對方似乎已經準備好了應對的方法,直接告知張先生:“如果你要放棄拍賣,需要按照合同規定補交之前的鑑定費,服務費和違約費。”

一下子張先生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最終他彷彿想要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再次給對方轉賬一萬兩千元。而在網站上可以看到自己的銀元及標價,也成了他說服自己的一個理由。

在前不久,張先生終於決定了報警,由警方介入處理這一件事情。而在他將這件事情告訴小編之後,小編也是找到了以為銀元古幣類的專業鑑定師,從張先生拍攝的照片,初步鑑定了他所擁有的銀元——近現代仿品!根據老師的評估,張先生持有的銀元大概是在二十年錢仿照的,並沒有什麼價值。

通過這一件事情,小編也是想要提醒大家,這些拍賣騙局主要有幾個特點:

1、無論你的收藏品真假如何,價值怎樣,他們都會給出一個高價。

2、合同上標註各種違約需要負的責任。

3、大肆收取保管費,服務費等等。

4、最終你的藏品會流拍,然後再度收取各類費用。

5、不會讓你前往拍賣現場。

6、大多宣稱自己是香港或者上海的公司。

如果大家遇到這一類的“拍賣騙局”請第一時間舉報對方,以防止更多的人收到欺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到這裡了,下週一,小編再給大家繼續“扒”這文化藝術品收藏行業的騙局或者虛假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