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市卫健委在行动

志愿者参与献血活动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曾茹佚 文/图)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打造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4月27日,市卫健委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参与蕉城区城南镇立业社区的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助力。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是今年第32个爱国卫生月的主题。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叶华忠介绍,4月以来,市卫健委积极响应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等九部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的号召,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得到巩固。在加强爱国卫生月组织部署的同时落实机关卫生防疫措施,继续做好人员进楼的体温检测,检查落实口罩的佩戴;做好机关大楼每两天一次的消杀和会议室、卫生间、电梯的每日消毒,加强环境卫生的清理;进一步落实机关食堂卫生,实行分餐进食,加强洗手设施的维护;减少大楼内必须集中开会的参加人数;楼内LED屏不间断流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内容,并在楼外墙悬挂宣传横幅;组织除“四害”投药等。

落实爱国卫生月活动要求,也是市卫健委积极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制定方案、细化责任,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好做实。

在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面,市卫健委依托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实现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不低于2个百分点。2019年11月12日,市卫健委出台《宁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案》,在宁德市各县(市、区)分别确定城区监测点1个、乡镇监测点1个,共计18个监测素养项目监测点。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市卫健委将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纳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项目,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和辖区百姓开展疫情防护知识科普宣传,提升了公众健康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截至目前,共制作横幅3434条、发布户外广告牌7821块,各类电子显示屏2573块,印制发布宣传单360多万张,发送手机短信800多万条、制作短视频2645个、发布微信微博6374条。3月19日,霞浦县和柘荣县分别被列为2020年省级健康素养项目的农村监测点和贫困监测点,市卫健委将结合省级健康素养项目促进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项目和‘国家卫生城市’项目是由卫健委牵头的特色加分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表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2018年至2019年申报年度为2020年,目前正在申报无偿献血先进市评审。宁德市指标完成情况为2018年全年共采血12866人(22302人次),2019年全年共采血15179人(24990人次),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保证了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无偿献血知晓率为15至55周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85.5%,农村居民达到78.6%,在校青少年达到95.1%;2019年,全市共计7461名固定献血者参与献血,固定献血者比例达到50.96%,截至到2019年12月31日,完成2019年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达到5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