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五月管理要点,控梢、保果、水肥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节气:立夏(5月5号)小满(5月21号)

气候:气温升高,骤雨增多

柑橘物候期:幼果期,春梢转绿,夏梢抽发期

管理要点:保果、控梢、水肥管理、病虫害


春夏交接的五月,气候变化难测,正值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时期,不良的气候容易造成大量落果。并且温度和雨水的充足导致夏梢大量抽发,与幼果争夺营养,也会造成严重落果,所以需要对果园精细管理。


5月主要做好保果、控梢、水肥管理、病虫害这4个方面的管理。


一、保果


五月正逢柑橘的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还没有二保的要及时二保。


二保一般根据保果难度选择使用920、复硝酚钠等生长调节剂,保果困难的用920,但要注意用量和次数,过多会引起落果、粗皮大果和夏梢快速抽发。


使用赤霉酸需要注意

1、“一保”果实幼小,使用浓度低,“二保”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加大浓度。

2、避免在高温天气使用。

3、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

4、重点喷布:尽可能打在果实上,尤其是树冠下部以及内膛果。

5、果多的可在分果后再打。


还可以环割保果,选择树势较旺的树环割,选择光滑圆润的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枝干环割,最好在上次环割口愈合后再割。


还要为幼果补充营养,用高钾、高磷肥,配合含钙、硼、锌、镁等元素的叶面肥使用。



另外,如果出现幼果转绿慢、大小果严重等情况,要考虑阴雨天气导致水分过多,光照不足、树体内生长素不足、病虫害、环割损伤树势等的影响因素。


二、控梢


夏梢抽发属于营养生长,会与幼果争夺养分,而且幼果一般争不过夏梢,从而导致大量落果,所以对夏梢的控制尤为重要。


常见控夏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人工抹梢

人工抹掉抽出的夏梢,疏除没有结果长势过旺的霸王枝。由于人工成本过高,不推荐长期使用,可以在早发的夏梢数量少的时候使用。



2、药剂控梢

药物控梢主要有两种:打调节剂和打杀梢剂。调节剂一般是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等延缓型调节剂为主,也有使用氟节胺、调环酸钙,另外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也有促进新梢老熟的作用(建议新梢期防病可以使用)。


多效唑可以在夏梢出来后,春梢老熟前人工抹除一次后使用,加高磷钾叶面肥一起用,隔7~10天后再打一次,能在大概20~30天内控制夏梢抽发。


杀梢剂一般在夏梢太多实在抹不完的时候使用,只喷外围,但对小果和果面有一定伤害。


3、以梢控梢

抹梢时留一条较弱的梢不抹,每株留10-20条,达到平衡生长梢控梢的目的,抑制新梢抽发。留下来生长的夏梢等放秋梢的时候再全部剪掉。


4、以果控梢

5-9年的老树,夏梢抽发少,可以根部施用高磷钾肥叶喷芸苔素、海藻和高钾肥等促进梢老熟,保证果实营养。果梢比达到10以上时,夏梢会被有效抑制。



5、环割。一般在大部分春梢转绿或少部分夏梢出现时环割。


三、水肥管理

★幼树

1.老叶浓绿,新叶难转绿——可能缺少氮元素,用高氮水溶肥如30-10-10的肥。

2.叶色浓绿,生长势旺盛——用平衡元素肥如20-20-20的肥。

★结果树

1.老叶浓绿,春梢难转绿——可以用20-20-20平衡元素肥加硼、锌等元素叶面喷施。

2.叶片浓绿,树势旺盛——控制根部施肥,以免夏芽生长过旺,选择叶面补肥。


四、病虫害防治


五月高温高湿气候会有很多病虫害出现,要及时预防。


病害


炭疽病可以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药剂。



疮痂病可以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



溃疡病可以用氢氧化铜、硫酸铜钙等药剂。



脚腐病可以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虫害


红蜘蛛可以用不感温的联苯肼脂+阿维乙螨唑,或者阿维+丙溴磷+乙螨唑等药剂。



象甲可以用噻虫啉、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等药剂。



潜叶蛾可以用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蓟马可以用螺虫乙脂加高氯.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等药剂。



木虱可以用啶虫脒、联苯菊酯、吡虫啉等药剂。



蚧壳虫可以用矿物油、噻嗪酮、吡丙醚、啶虫脒等药剂。



天牛可以用毒死蜱、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药剂。



锈壁虱可以用虱螨脲、氟啶胺、螺螨酯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