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营商环境排名出炉,上海凭什么拿第一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日前出炉。报告显示:根据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结果,排名前十的城市为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排名前十的城市

◆◆

营商环境指数评价体系

◆◆

营商环境指数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为硬环境指数和软环境指数。其中,硬环境指数占营商环境指数的权重为40%。

2个维度:软环境和硬环境;

7个二级指标: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技术创新环境、人才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

35个三级指标:高端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外资吸引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消费市场规模等。

该报告由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发布,对中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估。

营商环境指数评价体系重点考虑了数据和指标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比性,具有以下四个特点:评估方法和指标设计客观公正,指标具有鲜明的矢量特征,兼顾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可比性,同一城市可进行不同年度的比较。

◆◆

上海凭什么位列榜首:

◆◆

七成指标排名前五,助力上海夺魁。上海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总分为86.73分,其中软环境指数硬环境指数均排名第二,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文化环境和金融环境等5个二级指标均进入前三,其中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环境排名第一。在35个三级指标中,高端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外资吸引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消费市场规模等18个指标均列全国前三,有

近七成的指标位列全国前五,其软硬环境的综合优势明显。

再来看看其它几位:

北京软环境指数排名居首,受自然环境影响,营商环境指数位列第二。北京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总分为84.63分,其中软环境指数位居全国榜首。人才环境和金融环境优势最为明显,位列全国首位。在24项软环境三级指标中,北京的科研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大学数量、学术文化、服务市场规模、技术成果储备等12项指标均位居首位。但受到空气质量、气候环境、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北京硬环境指数排名较为靠后。

深圳硬环境指数位居第一,技术创新环境领跑全国。深圳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总分为84.48分,其中硬环境指数排名第一,软环境指数排名第四。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深圳的空气质量排名第一。深圳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机构数量、技术专利数量、科研支出等居全国前列,技术创新环境名列第一,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图片来源: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