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这2种主要害虫要注意,稍有怠慢很有可能招引梨木虱潜入危害

第一、梨二叉蚜

梨二叉蚜又名梨蚜,是梨树的一种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群居叶片正面危害,受害叶片向正面纵向卷曲呈筒状,被蚜虫为害后的叶片大都不能再伸展开,易脱落,还容易招引梨木虱侵入危害。蚜虫发生严重时常造成早期大量落叶,影响树势。

(一)、梨二叉蚜发生规律

梨二叉蚜1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梨树芽腋或小枝裂缝中越冬,翌年梨花萌动时卵孵化为若蚜,群集在露白的芽上危害,展叶期集中到嫩叶正面危害并繁殖,5~6月份转移到其他寄主上危害。

8~9月份产生有趐蚜虫再返回到梨树上为害,11月份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于枝条皮缝和芽腋间越冬。北方果区春、秋两季于梨树上繁殖危害,并以春季危害最重。

上图为梨二叉蚜危害图

(二)、梨二叉蚜防治方法

春季花芽萌动后,初孵若虫群集在梨芽上危害或群集叶面危害尚未卷叶时喷药防治,可以压低春季虫口基数并控制前期危害。有效药剂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千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剂3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之后可与防治梨木虱一起进行。

△上图为梨二叉蚜危害图

第二、梨黄粉蚜

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以成虫、若虫群集于果实萼洼处刺吸危害,被害部位初期变黄并稍微凹陷,后期逐渐变黑和表皮硬化,龟裂成大黑疤,严重时导致落果。有时该蚜虫也刺吸枝干嫩皮汁液。

(一)、梨黄粉蚜发生规律

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苔、树皮裂缝、老翘皮下、枝干上的附着物上越冬,春季梨开花时卵孵化,若蚜在越冬部位的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并繁殖后代。6月中旬开始向果实上转移,7月份集中于果实萼洼处取食危害。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期,危害更严重。

8~9月份出现有性蚜,雌、雄交尾后陆续转移到果苔、裂缝等处产卵越冬。梨黄粉蚜喜欢阴暗潮湿环境,套袋果实上适合其生存。天气持续降雨不利于该虫的发生,而温暖干旱对其发生有利。黄粉蚜近距离主要靠人工传播,远距离靠苗木和梨果调运传播。

△上图为梨黄粉蚜危害图

(二)、梨黄粉蚜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冬季刮除粗皮和树体上的残留物,清洁枝干裂缝,以消灭越冬卵;及时清理落地的果袋,尽量烧毁或深埋;剪除秋稍,秋、季树干刷白涂剂。

(2)、化学防治法:☆1:梨芽萌动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洒枝干,可大量杀死黄粉蚜越冬卵。

☆2:4月下旬至5月上旬,黄粉蚜陆续出蛰转枝,但此期也是大量天敌上树之时,慎重选用杀虫剂,最好用选择性杀虫剂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3:五月中下旬果实套袋前,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套袋后可与防治梨木虱、梨蚜一起进行。

△上图为梨被梨黄粉蚜危害图

注意:以上这两种蚜虫都很容易招引梨木虱潜入梨园危害,一定要及时防治。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