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教育孩子时候,多用肯定句式,孩子更加听话

马上就是2020年的春节了,这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了。春节期间家长们都会带着自家的小孩走亲访友,嘉嘉的妈妈聊到说,去年春节,她带着嘉嘉回到老家探亲,刚好姑姑家的齐齐,小姨家的欢欢都在,嘉嘉跟她们凑在了一块儿,三个“小恶魔”跑来跑去好不热闹。嘉嘉妈妈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是头疼不已。

“不要去古井旁边玩!”“这是鞭炮不能碰!”“不可以拿叔叔阿姨的东西!”“不可以……”才没有多久,嘉嘉妈就累的够呛,发出去的命令,孩子们当时听进去了,但是转眼没多久就抛到了脑后,这让嘉嘉妈十分的无奈。

但是紧接着,嘉嘉妈又回想起来一个小细节。一天中午吃过饭,嘉嘉妈把嘉嘉叫到跟前,对她说:“中午爷爷奶奶都要午休一段时间,你要安静一些,路过房门轻一点哦。”嘉嘉回答道:“好的,那我去其他地方玩。”整个中午,嘉嘉都没有吵闹,让爷爷奶奶睡了个好觉。

其实,嘉嘉并不是和她妈妈作对,也不是听不懂她妈妈的话,而是她的行为速度比她大脑快。在大脑还没有选择正确的做法的时候,身体已经按照听到的去做了。

我们大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使用祈使句作为开头。最擅长跟孩子说的就是“你不可以……”,不能做是我们常用的沟通方式,可是我们究竟是想要孩子怎么做呢?却很少有家长能直接准确表达需求。

我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应遵循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在向孩子传递信息的时候更要这么做,否定句在孩子大脑里面的理解和消化时间远远高出肯定句。对孩子来说,要求他去做某一件事的命令很容易理解,但是要求他不要做某一件事,可能孩子脑子里会产生问号:怎么才算不做这件事呢?在思考过程中,脑子已经记住了不让做的事,行动上也就无意识地做了这件事。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1.向孩发出命令时要简单易懂,多用肯定句。比如,当孩了碰到一些考试

或演出时,通常会比较紧张,这时,你应该对他说:“放松!放松!你会发挥得很好的。”而不要说“别紧张,别紧张,不会失败的!”虽然两句话意思相同但在孩子脑中的印象却是完全不同的。

2.向孩表达你的观点时,避免长篇大论。要先在头脑中整理你的观点,抓住要点,简单地诉孩子,而不要漫谈。否则说到最后,孩子可能会不明白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END-

作者简介:育儿补习班(Allyemall_News)是十万新手爸爸妈妈育儿路上的贴心私教,文章不多但实用,宝宝的成长我们一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