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划皮划艇横渡琼州海峡,3个多小时跨越22公里海域,最小选手年仅12岁

昨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横渡从海口白沙门公园海边沙滩启航。来自省内外的19名皮划艇爱好者划桨下海,花费3个多小时跨越22公里海域到达徐闻海安镇排尾角,成功横渡琼州海峡。(记者 林文星/文 单正党/图)

  19名省内外选手挑战皮划艇横渡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是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海峡,为中国三大海峡之一,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吸引了众多游泳、桨板及皮划艇爱好者来此挑战。昨日8时,慕名而来的19名选手,在海口白沙门公园海边沙滩整装待发,即将开始此次横渡琼州海峡之旅。

  记者了解到,这些选手来自省内外各地,其中不少是从深圳、天津等地专门赶来挑战的爱好者。来自深圳的小米(化名)是此次挑战选手中为数不多的两名女选手之一,热爱运动的她有着三年的皮划艇运动经验,但像此次横渡海峡这样的长距离挑战,还是第一次。不过,小米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很有信心,“我之前有六年的山地运动经验,体力方面没有问题,只要海上风浪不是很大,我感觉可以横渡海峡。”

  记者在选手中看到了一位少年。来自天津的王天童今年只有12岁,他是此次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接触皮划艇运动只有一年多。别看他年纪小,性格却十分稳重,身体素质也不输成年人。他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横渡琼州海峡更多是想挑战和证明自己,希望能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选手们身体素质不一,队伍形成前后两个梯队

  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由于突然起雾,岸边和海面上的能见度只有50米,原定8点半的出发时间推迟到了10点半。待雾气稍散后,选手们终于统一划桨下海,向着海峡北岸驶去。

  茫茫海面上,19名选手奋力争渡,离岸边渐行渐远。在雾气的遮蔽下,岸边的人影很快消失不见,只有不远处的护航船给选手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大家最担心的风浪没有发生,海面十分平静,护航员“岛叔”不由得感叹选手们运气好,“海上的天气都说不准,一般来说上午风浪会小一些,但海面像这样平静还是比较少见的。”

  由于选手们身体素质不一,划行的速度有很大不同,19人的队伍很快拉开了距离,形成了前后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的9名选手遥遥领先,很快消失在后方选手的视线中。4艘护航船也分了两队,避免选手掉队走散。

  22公里的航程,全程人工划桨的选手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随时可能变化的风浪之外,队员们还要学会躲避漂浮的渔网。此外,海峡中段有一定区域的弱信号区,对讲机会出现失联情况,如果不慎掉队很容易迷失方向。

  翻艇是皮划艇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长约4米的皮划艇只有一人宽,划桨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重心,易发生倾覆。在海上发生翻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过选手们都有丰富的经验,而且穿有专业的救生衣,护航员也在随时关注选手们的情况,翻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被降到了最低。

  水上运动在海南兴起,横渡海峡的挑战者越来越多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不间断划行,13时52分,第一梯队的9人成功在徐闻县海安镇排尾角登岸,第一个到达终点的选手用时3小时20分钟。半小时后,剩下的10名选手也陆续到达终点,全员完成了横渡琼州海峡的征程。其中,12岁的王天童作为第一梯队的选手之一,全程用时3小时40分钟,引得大家赞叹不已。

  “这次横渡琼州海峡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项挑战。”组织此次活动的海南某水上俱乐部负责人韩焰告诉记者,从计时成绩来看,部分选手实力出众,返程时迎着风浪仅花费了2小时30分,往返44公里用时在6小时以内。  据了解,近年来横渡琼州海峡的挑战者越来越多,不仅有专业的选手,也有普通的爱好者。横渡海峡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皮划艇外,还有游泳、桨板、帆船等。“这主要是得益于水上运动在海南的兴起,吸引了大批运动员和爱好者。”韩焰表示,海南有着广阔的碧海蓝天,在水上运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作为海南本地人,也希望更多的人来海南体验水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