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我给你讲一个我太太太太爷爷的故事

果之有桔,四方知名,秋末篱落丹碧累累,闽广所产逊其甘芳,近城水南、杨梅村人不事农功,专以为业。

我跟你们说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太太太太爷爷,和皇帝一起游过西湖,和贵妃一起看过日出。

南丰县栽培蜜桔的历史有1300年以上,在唐朝开元以前就有种植。据专家考证,当年从江西进贡给唐玄宗和杨贵妃享用的乳桔便是南丰蜜桔,所以被称之为皇室贡品。

宋、元时期,南丰蜜桔作为皇室贡品一直延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明代以后,南丰县的蜜桔生产渐趋兴旺,由于营养系芽变与株变的利用,便逐渐形成新株系,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不同特色的品系,构成多样化的品种群,出现了以蜜桔生产为专业的村落。


到18世纪末,南丰蜜桔逐成为著名特产,已成为南丰的主要农副产品。清代后期有一个发展高峰,年产量曾达3000吨以上。

19世纪中期后

,南丰蜜桔经济价值高,产品供不应求,刺激了生产较大发展。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出现了“南丰产桔极佳,秋间可售一二十万元。”的盛况。南丰县境内出现了以蜜桔生产为主的专业村落,开始了专业化生产,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专业种桔的农户有500余家,2000余人口赖以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南丰蜜桔生产迅速发展,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丰蜜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农工贸相连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全县5万多农户几乎家家户户种有蜜桔,并带动了包装、加工、农资、流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南丰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出访苏联参加斯大林的七十寿诞和缔结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斯大林生日当天下午,毛主席在使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作为主人的斯大林和苏共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已一字形立于会见大厅等候。毛主席一进大厅,未得寒暄介绍,两位世界巨人的手已紧紧握在一起。毛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向斯大林献上了寿礼,南丰蜜桔便是礼物之一。

斯大林看到南丰蜜桔,十分高兴,觉得小巧可爱,便信手剥壳尝了一个,嚼了一会儿,感到很甜,又没有核,便吞下去。接着又剥了一个,只一口就吞下去了,并且说:"这桔子一口一个,又不用吐核,中国的小桔子,很好。可称为桔子中的皇后——桔中之王。"听到斯大林说好,苏共政治局委员们也纷纷品尝,一口一个,边吃边说:"中国的小桔子,很好。"打此以后,中国桔子就誉满全苏,特别是吃南丰蜜桔,成为苏联的一时风尚。

1972年12月,邓小平来到南丰县。在县委招待所,县里的同志请小平同志品尝了南丰蜜桔,小平同志连声称好,并说这桔子很甜,是蜜甜不是糖甜。

在市山乡名叫果宝园的桔园里,邓小平还详细了解了南丰蜜桔的栽培情况,并与接待的县领导一起计算桔子的产量。当他得知南丰蜜桔栽培只有几万亩、产量只有400多万斤时,指示说要多种蜜桔,如果把周围的荒山都种上蜜桔就好了。还说:“这是农业发展的好办法,南丰蜜桔要发展。”南丰人民牢记着他的嘱托,把县内的荒山、坡地都种上了蜜桔,因蜜桔而致富的农民内心比蜜桔还甜。

蜜木吉:怎么样,我的太太太太爷爷霸气不?崇拜么?想知道更多我太太太太爷爷的传奇故事么?那就关注我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