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越来越没年味?“假”新年真新春

猪年,大吉大利

春节,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千年中国,千年春节,万千人民,万千春节。一个节日,古今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浓缩,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通过春节,把中华民族的自豪、自强、自信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

都说中华民族是最低调谦逊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最谦虚实干的人民。但是,在春节里,中华民族就是最高调奔放的民族,中国人民就是最热闹幸福的人民。不论你在何方,不论你在何地,都会为了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而梦牵梦绕,为了它,再高的山,再急的江,再远的路,都是浮云,都是回家的路途,都是回家的风景。

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越来越枯燥无味。这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成为这样?事实真是这样吗?

作为90后成长起来的我,也是和很多人一样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每到过年,总是期待着穿新衣,吃肉肉,收压岁钱,玩转转椅,观社展贡品,每一件都是乐趣无穷的项目,每一项都是永恒的记忆。

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春节难道真的是越来越无趣?真的是越来越乏味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这样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事物,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春节代表了可以来一次生活水平质的改变,饥饿了一年的肠胃,终于可以在春节当天,来一场油水常欢,来一次新衣的穿戴。在物质相对平稳的90、00年代,春节带来的是生活水平的再一次升华,穿戴的再一次绚丽。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春节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物质的健康化,家庭的团圆化,亲情的交融化。

目前的生活,不能说是酒肉常在嘴边,也差不多。随着生活的改善,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现在绝大部分人在温饱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一日三餐肉不离桌的状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过年的事物与平时的事物不是一样吗?那么过年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可期待的?事实虽是如此,可是,人们忽略了一点,就是,事物的健康化。事物的健康化,带来的就是物质的健康化。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当过年的时候,如果听到谁家自己养的猪、羊、牛等纯天然养成的动物,那么结果肯定是,成群结队的人去那个地方,排队买肉。不为什么,只为了在春节的时候,吃上健康的食物。

社会的大发展,交通的极大改善,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去工作,甚至到国外定居工作。辛辛苦苦一年,辛辛勤勤一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有坚定的理由来回家。回到,那个自己成长的记忆的地方。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平时年轻人的被追赶,中年人的被催促,老年人的被孤单,所有的所有,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得到释放与解脱。取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大团圆,家庭的大和睦。

我个人亲身感悟,虽然我上班的地方只是在临市,但是我平时能保证一月回家一次,就算很好了,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工作牵涉,走不开。我这个在家门口上班的人都是这样,那些在外上班工作的人,每年也许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家一次。不容易的同时,是极大的珍惜与在意。亲情,在这一刻,无比的交融,无比的珍贵,无比的永恒。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春节虽然少了写之前固有的年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亲情与温馨。

时代在发展,万物在成长,不变的永远都是春节的内涵,既中华民族那种对未来的殷殷期望,对未来的高昂情怀,对未来的不懈努力。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新的航程,新的开拓。

祝福每个人,事业有成,健康和睦。祝愿每个家庭,喜事连连,幸福美满。祝祷中国,富强永在,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