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交换战俘,双方荷枪实弹气氛紧张,被俘战士为何心态迥异?

1979年越南在强国支持下对我国采取敌对态度,多次入我边境挑衅滋事,我军被迫开展自卫反击战。我军战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

以雷霆之势占领越南20多个城镇,达到保卫边疆目的后迅速撤出越南。据统计,我军共20万人次参战,牺牲2.7万,越南共25万人次参战,死亡11万。除了战场伤亡的,双方都有被俘战士,越战战俘会受到何种待遇?交换战俘的真实场景如何?

我们知道国际上有优待俘虏的政策。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就严格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可以说是二战中优待俘虏的典范,可以说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性向善的一面,不但不体罚、侮辱俘虏,还给以他们必要的医疗、伙食保障,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教育。我军对日寇尚且如此,对越战俘虏自不用说。在越战中被我军俘虏的越军,我军都能以礼相待。

而我军若为越军俘虏,与越军俘虏待遇相比较,可谓天上地下。越军似乎不太在意国际惯例,不讲道理,也没有多少同情心。我军战士被俘后,通常是痛苦的开始,毫无人身自由,打骂侮辱自然是家常便饭,有些甚至被强迫穿上越军军服,为出心头之气,越军可谓极尽邪恶猥琐之能事,五花大绑、上街游行、击毙抛弃路旁,毫无人道可言。

据有些越战老英雄回忆,当时中越交换战俘时,分两边站定。我军被俘战士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眼神呆滞,如同脱离社会很久的野人一般,相互搀扶着,有些人身上还带着伤,即便如此,眼神中却充满期待。越军俘虏衣冠整齐、精神良好,有的手里还拿着我军送发的礼物,但感觉并不想回去,有些依依不舍,有些越军俘虏甚至流下眼泪说,愿意留在中国。可见区别之巨大。

其实,交换俘虏也不是一片祥和。双方都是荷枪实弹,气氛紧张,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据越战尖刀班班长陈根照回忆,当时交换俘虏气氛是很紧张的,大家的子弹上膛随时准备战斗的,去交换战俘都会挑选胆子大、能随机应变,枪法快准狠的战士去,以确保交接安全。

交换战俘时,都是一个个进行,双方对等交换,如先叫一个越军战俘名字,越军战俘出列,越军派出一名战士出来接回,再叫一名我军战俘名字,我军战俘出列,并派出一名战士接回,如此反复。当我军战俘越过边境时,有些抱住战友痛苦,有些爬在地上亲吻着祖国大地,有些脱下越军军服狠狠摔在地上,此时,战友们多会上前安慰。越军战俘多不愿回去,当越军军官看见越军战俘拿着东西回去时,都会强令他们扔掉,有些越军战俘不听他们的,有些越军战俘扔掉后又回去捡起来,有些越军战俘行为反常,甚至泪流满面请求留在中国。

越南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双方都称自己是战胜方,两国关系也恶化到了极点。越南是个奇怪的国度,是非成败自有人说,但越战后越南国力却受到沉重、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