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非洲妈妈的感谢信

“我看到你们热爱工作,不惜生命危险,为人类和国家服务一切”“让我点赞一下这里的人们,他们都非常友好和热情”……

4月1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接受健康服务管理的非洲籍人员BOAKYE YIADOM, RICHES NANA KOFI用铅笔写下一封感谢信,孩子们质朴的语言传递着真情实感,令人动容。这一封温情满满的感谢信背后,其实还有众多难以言尽的感人内幕,鲜为人知。

4月18日,本该是均禾街指定集中医学观察点文星酒店最后一批非洲籍人员结束健康服务管理的日子,此后,大家必须离开酒店以避免感染风险。然而,有一位非洲籍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却无法离开。

均禾街道办事处党政办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进入他们的房间,看到一堆方便面和几瓶矿泉水。原来,这家的男主人七年前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14岁)来中国做生意,因资金问题陷入困境。

由于无法预料归国时间,母亲一直节省着花钱,这段时间靠方便面充饥。该负责人二话不说先给这家人买了午饭。经过深入交流,原来他们回国航班停航,目前只能滞留广州,一时找不到住处。该负责人连忙帮其联系别的酒店,又从自己身上掏出五百元钱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均禾街还为接受健康服务管理的外籍人员定制中英双语的生活指引、安排英语志愿者及翻译设备、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赠送街道吉祥物火龙娃及相关书籍、庆祝生日等关怀举动,街道工作人员们奋战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让在隔离酒店进行医学观察的外国友人及本国同胞感受到真诚和温度。

均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戴俊琳介绍,截至4月18日,曾在街道文星酒店接受健康服务管理的27名非洲籍人员已全部解除隔离。“我们一直都将心比心,以一视同仁、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她补充道,“离开酒店时有很多人都留下了感谢信,其中有一位非洲小朋友在信里写到‘这次我们都做得很好,相信你们也是一样的’‘我只能说愿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这些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深受感动。”

人有国籍,爱无国界;大爱无疆,有难同当。在疫情面前,不分民族相互救助,不分国籍彼此关爱,是人间之大爱大义。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同心、同舟共济,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汤南 通讯员 云小均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汤南 通讯员 云小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