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这样的童年是我一生的脚本

每个人都是第一无二的,包括童年。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能成为我们认识的乔布斯,他的"人生脚本"在幼年时就已经写好,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努力保持不偏离既定的轨道,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

1

保罗·乔布斯,在威斯康星州日耳曼敦的一家奶牛场长大,长着络腮胡子,和发达的肌肉,年轻的时候也是小鲜肉一枚。他的童年被酒鬼父亲破坏了,经常莫名其妙的发挥父亲的权威,动辄打骂他。

但是幸运的是,他长大后没有变得和他的父亲一样暴力。而是成为了内心温柔的男人,让养子乔布斯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他高中辍学后,从事机械师的工作。19岁加入海岸警卫队,为巴顿将军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退伍了,与队友吹牛皮两周内找到老婆,结果牛皮实现了!

克拉拉,出生在新泽西州,在旧金山长大,是一个甜美风趣的女人。第一任丈夫在战争中牺牲。后来遇到了保罗·乔布斯,两人相识10天后订婚,从此幸福的生活了40多年,直到死亡才把他们分开。

他们甜蜜的婚姻生活,也有一个遗憾。克拉拉因为一次宫外孕丧失了生育能力。

于是两人决定领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乔布斯。乔布斯的生父和生母出身显赫,因为家庭阻挠,暂时不能结婚,只好依依不舍的把他送人,并对乔布斯夫妇提出了苛刻的领养条件……

2

23岁的乔安妮·席贝尔,来自威斯康星州一个德裔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地产商人。

那时她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爱上了学校年轻助教,来自叙利亚的钱德里。因为女方的家庭信仰天主教,而男方家庭却信仰伊斯兰教。乔安妮的父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强烈反对女儿的恋爱,并以断绝父女关系来威胁。

可是,乔安妮已经怀孕了。

叙利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大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地处世界天然气最丰富的中心位置。

而钱德里的家庭就是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拥有多家炼油厂和其他产业。在首都大马士革和另一个大城市霍姆斯也有大量的产业。还一度控制了当地的小麦价格。

和乔安妮·席贝尔的家庭一样,钱德里的家族很重视教育。往前数三代,家族中很多的孩子被送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名校去拿硕士或博士的学位。

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时,邂逅了乔安妮。

因为乔安妮父亲的威胁,天主教也不允许"堕胎",他们只好在旧金山一个好心的医生的帮助下,生下孩子,然后秘密的安排收养。乔安妮定下来了一条规矩:收养她孩子的人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是大学生。

本来要收养的是一对律师夫妇,但因为她生下的是男孩,所以他们退出了。一对连高中都没念完的机械师和他当记账员的妻子,却想要收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后来被叫做"史蒂文·保罗·乔布斯"。

乔安妮发现这对夫妻连高中都没念完,拒绝在领养文件上签字。最后她放宽了要求:保罗·乔布斯夫妇必须签一份保证书:设立专款账号,送这个孩子上大学。

乔布斯外公,与外孙被领养几周后去世后。乔安妮和钱德里结婚,又生了一个女儿,并在7年后离婚。直到20年后,她才和乔布斯母子相认。而生父钱德里则一生都没有机会和他相认。

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势必会对乔布斯产生不良的影响,被养父收养也许是冥冥中注定。

3

保罗和克拉拉夫妇信守承诺,为他们的儿子乔布斯创造了一个幸福童年。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被领养的,他还是越来越喜欢跟爸爸黏在一起。

保罗对机械和汽车非常热爱,他在乔布斯的眼里,对手工技艺非常专注,家里缺什么他都会做,比如缺个柜子,他就会动手做一个。他通过收购老旧汽车,维修好再高价卖出去。

在捣鼓这些机器和电路的时候,他时常递给儿子一把锤子,让他和自己一起干活。

通过汽车,乔布斯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设备。

他的家就在美国著名的硅谷,因为军事投资的关系,整个地区开始急速发展起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这里离乔布斯家不远。

机械师保罗为这里的高科技企业,制作电子元器件的样本。他带儿子去埃姆斯中心。在这里,小乔布斯第一次见到计算机终端,就彻底爱上它了!

20世纪50年代,其他的国防项目承包商也陆续在周边地区落地生根。比如生产潜射弹道导弹的洛克希德公司、它的几百米之外就是为导弹系统制造电子管和变压器的西屋电气公司。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在一个有车库的公寓,渐渐完成了企业的雏形。

拥有尖端科技的军事公司云集于此,生活在这里让乔布斯觉得兴奋。

家长和学校都发现,乔布斯不是一个愿意服从权威的孩子。在学校里他捉弄老师和同学,例如他在老师瑟曼夫人的椅子下面点燃了炸药。不出所料,小学上到三年级,他被遣送回家两三次。

但父亲保罗认为,这不是他的错,责任在学校,是学校没有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保罗和克拉拉是一对很慈爱的父母,他们调查了一下最好的学校在哪里,然后倾尽所有,在学校附近花21000美元买下了一座房子。保罗一直为高科技公司工作,为电子设备和医疗产品生产激光器件,倒卖二手汽车是他的第二职业。

高中以后,乔布斯发现自己对数学、科学和电子感兴趣。

邻居郎,一名工程师,是乔布斯的启蒙老师之一。他送给乔布斯一只碳晶麦克风,还让他迷上了组装无线电设备的希斯工具盒。

他做完几个无线电装置后后,父亲的鼓励让他相信,他能做出任何东西。

乔布斯在邻居郎的推荐下,加入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惠普当时是发光二极管(LED)的先锋,每周一次的聚会,惠普的工程师和俱乐部的成员一起讨论发光二极管的一些问题。

乔布斯听的一门课日后成为了硅谷传奇的一部分,讲课的是约翰·麦科勒姆(John McCollum)教授。他可以给学生解释清楚电子学原理,并把原理联系到实际应用中,例如怎样将电阻和电容串联和并联,然后用这些知识来制作放大器或者无线电设备。

然而,师生之间相处的并不和谐。麦科勒姆信奉军事化的戒律以及对权威的尊重,而乔布斯已经不再隐藏自己对权威的厌恶,他的态度结合了怪异而顽固的激情和超然的叛逆。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做自己的事情,压根不想和任何人交流。

4

"一个人记忆最早的事,或者记忆最深的事,都是他的生命隐喻。"心理学家武志红这样认为。

他的一位女性咨询者,生命的第一个记忆,是她两岁半的时候,在弟弟出生的第二天。她跟着父母和姑姑,走了几公里的山路回家。在那个过程中,她感觉自己被彻底地忽视了,有了弟弟的她,从那以后丢了父母的爱。

从此,她发誓再也不依靠任何人。

这是一个关键的细节,一下子就能看透她的整个人生。她回忆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六岁的年纪,而这个故事,就是她的一个人生脚本。

史蒂夫·乔布斯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是被领养的。

六七岁的时候,他和住在街对面的女孩,坐在自家屋前的草地上,讲起了自家是领养的这件事。"这不是说明,你的亲生父母不要你了?"女孩无心的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他大哭着跑回家,质问着父母。

他的养父母的情商很高,也挽救了乔布斯崩溃的心:"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专门挑的你。"他们放慢语速,重复这句话,强调了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家庭,父母是最依赖的时光。在这时,当他得知不是父母亲生的,那种感觉是孤独,被遗弃、被选择。他无助而愤怒。他恨自己的父母,恨这个世界。从小被生父母弃养,这是严重的心理创伤,原生家庭中血脉亲情被割断产生的内在无安全感,无亲密感。

这使得他后来表现出来的极度控制,无能爱和暴躁易怒的性格有了依据。乔布斯23岁时,这正是他的生父抛弃他时的年纪,乔布斯有了自己的孩子,并抛弃了她。

他的发小们认为,他想完全掌控自己制造的每一样东西的那种强烈欲望,就来源于他的性格以及刚出生就被抛弃这件事。

这也是他为什么积极追寻东方精神,佛教禅宗自我启蒙的原因。他在试图疗愈童年伤痛,并想跳出命运的桎梏活出自我!

乔布斯在传记中说: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使我更加独立,但我从未感觉自己被抛弃过。他认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扮演的就是精子库和卵子库角色,仅此而已。

根据以上乔布斯的经历我们看到,原生父母的基因,后天父母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遇到的邻居,遇见的老师,和自己本身的偏执疯狂,最终成为追求自己内心、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传奇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