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知乎3200万人热议:有多少孩子是产检没问题,出生才发现的

前段时间在知乎无意间刷到这个话题,有多少孩子是产检没问题,出生才发现的?

浏览量近3400万,累积有1000个答案,

亿万分之一几率的小概率事件汇聚在这个帖子里,有些生僻的医学专有名词恐怕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第一次听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看到前面几个故事时,就已经让人泪流满面,感慨父母的坚强,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看完忍不住心酸,心疼。

下面我选择了其中的2个故事,希望给把这份苦难炼造的力量和勇气传递给更多的父母。

故事有点长,但我不舍得删减,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他们带着宝贝奋进的纪念。

蓝色眼睛,是她独特的记号

我哥的孩子。

出生之前一切产检都没有问题

出生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少见的漂亮孩子,

但是孩子有一只眼睛是天蓝色的

跟外国人的眼睛一样,当时都以为是新生儿的关系。

出生时候听力筛查没过,

医院建议再复查

再复查还是没过,

好像去专业的听力检测机构

得出结论,重度听力缺失。

知道消息的那天,

我哥在QQ上跟我说“老妹,我不想活了”

我嚎啕大哭,给同事都吓到了

然后开始疯狂百度关于先天听力缺失的信息

我侄女的听力缺失,

就是她只能听见,

切割大理石的那个分贝的声音。

给我妈打电话,

说我哥嫂子在家抱头痛哭了一天,

我哥跟疯了一样在孩子耳边喊叫,

用锅碗瓢盆在孩子耳边敲打,

孩子都没有反应。。。

后来是用尽了大力气使劲关门,

孩子被吓到了,哇哇大哭。

还好我嫂子迅速冷静,

上网查询关于疾病,

关于国家在儿童听力方面的补助和政策,

提交各种资料,证明等。

后来我安慰父母,

所幸听力是目前医疗技术中,

唯一可以实现被替代的器官。

孩子是瓦登伯革氏症候群,

蓝色眼睛是表征之一。

感谢国家的政策,

孩子在1岁多做了耳蜗手术,

后续又进行了几年的康复训练,

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普通健康的小女孩,

虽然在语言表达方面较正常孩子稍有不足,

但不妨碍她已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正常小孩。

少两根手指?那又怎样?

我分娩是老公陪着的,

宝宝出生的那一刻,

还没听到哭声,

助产士第一句话:

“你在哪里产检的?”

“就在你这”

老公直接回答。

过了一会儿,

宝宝哭声才传过来。

我一直问宝宝怎么了?

老公一直握着我的手说:“挺好的,

只是右手少了两个手指,

剩下的三个手指有两个并在一起,

手掌也小一些。

为了防止我大出血,

医护人员一直要我冷静。

这个时候宝宝出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出生呼吸衰竭,

下了病危抢救,

上呼吸机。

我爸后来告诉我老公出去后在墙角痛哭。

月子里我等着宝宝回家,

也在心理建设。

2周后宝宝回来,

我摸着她的右手,

告诉她妈妈好爱你。

可是这一切没有结束。

42天体检,肌张力高,追视追听异常。

去康复科,我也正式进入产后抑郁。

我疯了似的带着她各种看医生。

3个月、4个月,

最后一次康复科的gms报告出来,

医生说这个孩子90%脑瘫,

我的天真的塌了。

这个月我决定离开医院的康复科,去机构。

我很幸运遇到宝宝的康复师,

在机构一个小时,

回来我自己再做2个小时。

康复师在帮助宝宝的同时,

也在治愈我。

4个半月,她第一次笑出声,

5个半月,宝宝第一次自主翻身,

我也回到工作岗位,

走出抑郁的状态。

9个月,宝宝从康复机构毕业。

我带她去给上海的医生评估,

结论是,她是一个很棒的孩子。

我哭的稀里哗啦。

11个半月,

我带着宝宝找重庆田晓菲做了并指手术。

现在宝宝快一岁了,

右手还没有拆包。

我们全家都在等着

拆包后给她补过一周岁生日。

我们经常带她出门,

也会遇到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喊:

“她的手怎么这样?”

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不能避免。

所以更要积极面对。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

就如我妈妈问我:

“如果产检知道她手畸形,你要她吗?”

“要!”

“那就不要想那么多,爱她就好。”

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有只怪兽正好也从妈妈嘴里钻进去。

你为了保护妈妈,跟怪兽打架,受伤了,

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妈妈爱你!

虽然产检不是万能的,但不产检是万万不能的,该做的检查,一定不能省。

希望悲剧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祝每一个孕妈和宝宝都健康,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