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IBM是怎样合作上树摘到了苹果的!

先看下华为是如何进行它的国际化进程的

从1996年走出国门到2004年华为的产品编辑了亚非美欧,从2003起,华为的产品不仅在传统的市场稳步增长,而且规模挺进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实现国际各大主流市场全线突破,成为国际电信市场的大拿。

其实呢华为的发展并否偶然,任正非曾经表示,未来通讯市场三分天下,华为必有其一,当时的华为只是一个有着两万资金的小作坊,众所周知华为的狼性以初现端倪作为企业创始人和领导人的前瞻性和洞察力可见一斑,华为的国际化不止是国际化的趋势所推动的更是华为对国际市场的野心才是其最主要的推手。

华为呢其实有一个一万人团队的技术研发部门,主要是进行产品的技术突破,截至16年在全球建立16研究所专门研究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属公司的商业模式演化方向。

这是一个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

90年代的时候呢任正非就飞美国了向美国的IBM学习。

斥资40亿给IBM交了学费

这个钱呢可谓是最贵的学费了,但是为了让华为少走弯路,任正非这么做了,任正非的目的,是把华为由一个“作坊式管理”的公司,变成“世界一流”公司。1998年8月29日,随着第一期50多位IBM顾问进驻华为,邀请IBM前来实施包括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等在内的8个管理变革项目。

这个学生任正非对这个美国顾问hay说了:“我今天非常高兴地接受韦小姐的挑战,我愿意回答韦小姐提出的所有问题,很难有机会接受一个国际考官对我的考试,我希望我今天能及格,做一个好学生。”

任正非这番话无疑震惊了很多人。

2008年2月29日,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率领50余名高层干部,在坂田基地高培中心举行盛大的欢送晚宴,隆重答谢150多名IBM顾问在过去10年间给予华为的指导和帮助。由于长期密切地并肩作战,在酒会现场,

华为一位负责管理变革的副总裁失声痛哭:“尽管对IBM来说,这只是一个商业咨询项目,但对华为而言,却意味着脱胎换骨。”

IBM的资深顾问阿莱特(Arleta)则感慨地说:“过去的10年我们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甚至把心也掏给了华为,我们为有机会把华为改造成一家跨国公司而甚感欣慰与骄傲。”

实际上,在推进华为管理咨询项目过程中,无论郭士纳、彭明盛还是IBM顾问,均被任正非的真诚和大气所感动,并发自内心地看准华为是一家天赋极高并非常值得信赖的企业和朋友,将来必定大有所为,因此,这40亿学费IBM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与华为结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和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直到今天,华为的销售规模与IBM大致相同,但与老师IBM的友谊却与日俱增,历久弥坚。

所以任正非说:IBM教会我们爬树,我们爬上树摘到了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