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半壁江山”的汪峰究竟是背叛者还是贡献者?

一直被误解,却不知他撑起不止半壁江山


说起汪峰,不免让人想起头条、章子怡、半壁。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上兴起了一股黑汪峰的风潮。在媒体的有意引导下,他的婚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让汪峰上头条也成了一个笑话。

却让人忽略了,他是能扛起大陆乐坛半壁江山的人。

"半壁江山"梗起源于汪峰工作室发布文章《如果没有汪峰 大陆乐坛尽失半壁江山》。

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顿时哗然,苦于寻求题材的段子手们借此各显其能,后来汪峰便一直被戏称"汪半壁"。

但现在再去看当时的那篇文章,汪峰工作室的说法却并未脱离实际。2014年,汪峰演唱会票房占市场增量的47%,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一切。

近期也有网友统计出内地歌手大型演唱会的数据表,汪峰以194万人次的覆盖人数居于榜首,超过了内地摇滚先驱崔健,和自出道以来便大红的张杰。

然而看戏者永远多于寻求真相者,人们永远津津乐道的是充满话题的谎言,而不是寡淡的真相,汪峰的音乐旅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质疑甚至是攻击。

真正智慧的人,是不屑于将时间花费在回击无聊者的口舌之争中,正如汪峰。内心强大如斯,无视外界的嘲讽,专注于自己心中的音乐。

汪峰的高产众所皆知,至今为止已发表作品近两百首,词曲唱全包,在如此高产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歌曲的高质量。光凭这一点,说他是内地音乐的“半壁江山”,也是能够理解的。

汪峰多年老友李健说:"大家之前在电视上调侃过汪峰什么半壁江山,但在我看来这种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不说他演唱会一定占了一半儿,汪峰的作品我是非常期待的,我俩在同一个录音室,我对他创作的质量和数量都非常赞叹,我觉得乐坛没人能超过汪峰,在创作歌曲的速度和质量上。"

他是首位在鸟巢开演唱会的内地歌手,也是首位创下亿元票房的内地歌手。

参加综艺节目,他是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梦想导师,在张惠妹、那英、庾澄庆、周杰伦边上丝毫不虚。

他众多歌曲传唱度非常高,《光明》、《生来彷徨》、《花火》等等,随便一首歌拿出来都是高水准作品。

正如他《怒放的生命》中唱的那样,"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奢望,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们都像天地间的一滴雨滴,在空中彷徨,在寒风中不安地张望,最终汇聚在大海中,反复如斯。我们渴望安全感,渴望安逸的落脚,终于明白生命在自己手中,于是坚定自己的信念,觅得光明。

汪峰不只是歌手,更是一位发掘生命真谛的诗人,他的人生如同他歌词那般绽放着生命力,真实地述说,铿锵有力地表达。


音乐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


在一次专访中,汪峰说:"一个创作者只要很出色地做出一张专辑,一定是在那个阶段他内心强大到了一个高度,在人格方面经过很多事情的历练。"

汪峰无疑是那个内心强大的人,他的谈吐散发着他理性的逻辑思辨,他的歌词述说着本我的探索,他的为人处世亦表现出了内里的柔软。

在歌手节目上,有这么一个细节,一次抽签,汪峰抽到第一位,一般越早出场对歌手越不利。然而,汪峰却大笑着活跃气氛,说赶紧换歌吧,重金属走起来。

作为歌手节目中汪峰的经纪人李锐,神情有些紧张,而汪峰的举止却似乎在安慰李锐,一般都是经纪人安慰歌手,而他们反过来了。

这时的汪峰,内心是柔软的,不需要别人绷紧神经来照顾他的情绪,相处起来没有压力,他的反应也表现出了他的坦然。

正如他所说:"不好就走怎么了?然后这辈子就被这次淘汰定性了?这……也不可能的。"

这样一位内心充满力量的音乐人,也在通过音乐为这个世界带去力量。

或许很多人会将汪峰的很多歌简单地理解成励志歌曲。但真正去细品,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太多关于生命的思考,和对梦想的追寻。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是《飞得更高》的歌词,诗意而直白地阐述了生命的常态,这是汪峰对人生当下的认知,也道尽了我们很多人人生中所经历的跌宕起伏。

歌词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扼住喉咙,痛诉生活中令人窒息的无常。而"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就是不屈服的抗争,是勇者直面自己人生的挑战所发出的铮铮有力的呐喊。

汪峰始终秉持着一种信念,也是被我们多次调侃的"梦想",但歌曲中掷地有声的表达,实实在在击中了许多人的内心,这类歌曲才会被人们广为传唱。

如果说《怒放的生命》、《光明》这类歌曲是寻梦者的一碗鸡汤,那么《生来彷徨》就是孤独者的一杯烈酒。

"再也别像傻瓜一样的哭了,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首歌是将生命撕碎了之后的呐喊,在激昂的旋律中,表达了生活的苦难,唱出了人们心中的挣扎,却也传递出了一种独自抵抗的力量,这样的作品显得更加厚重。


从未背叛,他将摇滚乐带入普罗大众


在接触摇滚乐之前,汪峰曾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小提琴手,或许是骨子里的叛逆,或许是对自由和自我的渴求。

在那个号称中国摇滚最黄金的年代,他"不务正业"地玩起了摇滚乐,和一帮同学组建了"鲍家街43号"乐队,并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小提琴师的铁饭碗。

家里人自然无法理解,一条光明大道不走,偏偏去玩摇滚。

可是他却真的玩出了一些名堂,极高的音乐素养以及创作天赋让鲍家街43号在当时的摇滚圈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发行两张专辑,其中包括那首著名的《晚安,北京》。

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让汪峰的生活捉襟见肘,最困顿的时候只能找家里人要钱,那是一段灰暗迷茫的时期,直到华纳音乐的许晓峰愿意签汪峰,但是提出了一个条件,不签乐队。

再三权衡下的汪峰,做出了单飞的决定,也是这个决定成就了后来在内地乐坛独挡半边天的地位。

那个时候,崔健、何勇、张楚、唐朝等等摇滚先驱将内地的摇滚乐带向了盛期,然而当这些人慢慢年长,中国的摇滚之声也日渐衰弱。

似乎只剩下汪峰还活跃在各大舞台中。这是汪峰的胜利吗?或许这更像是内地摇滚乐乃至内地乐坛的迷失。

内地很多音乐人守着自己一方小众的寸土,而站出来走向主流市场的汪峰却被奚落嘲讽。

就像嘲讽五月天一样,但是又有多少高中生因为听了五月天而知道摇滚乐,然后荷尔蒙被燃烧起来,攒着零花钱为自己买上第一把吉他。

或许他们忘记了Beyond乐队也有《真的爱你》这样的音乐,虽然在许多80后的心中,黄家驹永远是那个摇滚之神。

甚至曾经掀起"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引领了英伦摇滚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披头士乐队,也曾活跃在流行音乐界,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将商业化视作摇滚对立面的观点是多么狭隘。

可汪峰却几度生存在这种观点下,甚至他单飞的这次转折为后来被很多人骂"背叛摇滚",埋下了伏笔。

人们总是接受不了摇滚被商业化,就像现在《乐队的夏天》的成功为摇滚乐队带去了流量,却也仍然有一部分人嘲讽参加《乐夏》的这些乐队不纯粹了。

没有多少人会去思考,失去了商业市场的承载,小众音乐该如何存活,他们只会希望自己的偶像死磕到底,衣衫褴褛仍然高唱诗和远方,然后告诉别人,自己的品味有多独特,多么与众不同。

当汪峰开始出现《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这些被嘲讽为"励志摇滚"或者"伪摇滚"的歌曲,人们觉得汪峰变商业了,觉得汪峰不纯粹了,或者是因为觉得汪峰赚到钱了。但是他真的背叛了摇滚吗?

并未,汪峰在一次专访中所说:"为什么做摇滚乐就不能上《同一首歌》,不能上中央台的晚会……我的原则是谁也不可能改变我,我要唱我的歌,用我的方式。"

在后来的专辑中,汪峰发行了《空空如也》、《名利场》、《有意思吗》、《有什么意义》等歌曲。

这些歌让我们看到了,汪峰仍然在以摇滚的方式表达自我。

他调侃装模作样的名利场,控诉某些不公所带来的生活毫无意义,用超现实主义的文字反映了当下人们似生活在一座迷失慌乱的无主之城里。

"正如还有一种痛无法承受,你活着却比死要失望,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不到自己,在我坚硬的肉下面,空空如也"

这样的文字,辛辣有力,让人回味无穷,比起粗暴的宣泄,更多了一些对生命的哲思,对自己的拷问,这就是汪峰,永远思考着,前进着,用自己的方式,唱他的歌。

在某种意义上,汪峰为摇滚乐的普及做的事情更多。

如果汪峰没有走入大众的眼中,不会有那么多人接受摇滚乐,只会认为摇滚乐就是吵吵闹闹,呐喊耍酷的玩意儿。

汪峰是一个清醒着的人,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他上《歌手》节目的时候,总是不忘推广小众音乐人的歌曲,甚至自己创办了音乐类app,为独立音乐人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只有去挖掘音乐的商业价值,这个市场才会被带活起来,而小众歌手们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样的音乐土地才可以孕育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

就像《乐队的夏天》,当地下文化被商业手段带出水面,市场给予乐队的是蓬勃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粉丝流量。

许多人曾对摇滚乐有些形式上的误解,认为那只是荷尔蒙的嘶吼,或者砸两把吉他的特立独行。

但汪峰在大型演出现场的活跃,却实实在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摇滚,回归到摇滚本身,它更像是一种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汪峰无疑是这种价值观的发声者,他总是在歌中,表达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真诚地述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那些充满思想性、不妥协、有意义的内容,这才是真正能给人们带来一些东西的音乐。

音乐圈一批又一批的人涌出来又消失,而汪峰,我相信是会被铭记的那一位。

用他的一段歌词作为结尾。

"当我承受世人成吨的口水与鄙视,

我懂了我只是一个爱唱歌的东西。

你走你的路,我也走你的路,

当我停下脚步,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你走你的路》

文|李然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