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小寒养生,是冬季养生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一年 有12个月,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有二十四节气,每月两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当下正值小寒,所以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寒如何养生。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其交节日期在每年的1月5日前后,自太阳到达黄经286°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其意思是,小寒是(农历)十二月的节气,因处于该月前半段,所以天气虽至严寒,却尚未冷到极点。《群芳谱》一书中亦指出:“(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但还没有达到最至极也。”

小寒正值“三九天”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从此已进入严冬时节,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从节气顺序和字面意思来说,大寒应冷于小寒,但历年的气象记录却表明,小寒往往比大寒还要寒冷,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所以自古有“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小寒胜大寒”之俗谚。我国南方的四季变化没有北方那样明显,小寒的寒冷程度也没有北方那样突出,但这段时期气温随着北方南下的寒流袭击而突降的情形也不算少见。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人们外出往往喜欢藏上口罩,以防止感冒。其实,这种习惯并不科学,因鼻腔、到法肺部时,其温度一般已接近人的正常体温。而且人的耐寒能力可通过锻炼来增强,如果经常戴口罩来防寒、反而会使人的抵抗降低,稍微一遇冷就会感冒,另外在严冬时节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健康也大有好处:一是能锻炼手指,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二是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预防冻疮发生;三是生活与工作在室内的人经常搓手,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在此节气中,还应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所谓冷辐射也就是低温辐射,冬季物体温度较低,人体靠近它时,往往会有冷风飕飕的感觉。环境医学研究表明,在严寒的季节,我国北方的室内气温与墙壁温度有很大差别,一般墙壁温度要比室内气温低3℃-8℃,而当墙壁温度比室内气温低5℃时,人在距离墙壁30厘米的地方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寒冷的感觉就是冷辐射造成的。人体受到冷辐射的作用后,局部组织就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肌肉活动缓慢、不灵活,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尿量增加,原来患有心脑血管病、胃病、关节炎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或脑出血以及胃出血、关节疼痛等冷辐射综合征。

饮食养生方面,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此时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装,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今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鸟、枸杞、当归、三七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果子、腰果等。

运动养生方面也应注意。首先,锻炼前要进行热身活动,因为这时气温较低,人的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其次,锻炼时科学换气很重要,宜采取鼻吸口呼的换气方式。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可对吸入的冷空气起到加温作用,并可阻挡空气里的污染物及细菌进入呼吸道,从而对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再者,小寒期间清晨不但气温低,而且空气层稳定,大气污染严重,有时还有大雾、大风。因此,晨练前最好看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指数,看看气象条件是否适宜晨练。

更多养生知识,关注本号,持续为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