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現在的DC?

渙量iMyy2912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需要把影視和漫畫分開來算。

不過總體來說,現在是處於一個平穩期。需要點火花。

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與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並稱美國兩大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4年。1938年6月,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1939年5月,公司在《偵探漫畫》第27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自此超人和蝙蝠俠作為DC的招牌角色,各自擁有自己的連載漫畫,也開始了長期搭檔,被稱為“世界最佳拍檔”。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為DC漫畫並沿用至今。1969年DC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目前是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子公司。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和正義聯盟、綠燈軍團、美國正義協會、少年泰坦、黑暗正義聯盟、自殺小隊、超級英雄軍團等超級英雄團隊。

此外DC還出版過《V字仇殺隊》、《守望者》等經典作品。

DC的影視宇宙

個人覺得需要將電視劇的綠箭宇宙(The Arrowverse)與華納電影的DC擴展宇宙分開。

綠箭宇宙(The Arrowverse)是CW電視臺播送的電視劇系列,由格里格·伯蘭蒂、馬克·古根海姆和安德魯·克雷斯伯格以及戈夫·約翰斯開發,改編自DC漫畫。這是一個共享宇宙,包含《綠箭俠》及其衍生劇《閃電俠》(The Flash)、《明日傳奇》(Legends of Tomorrow,英文全名:DC'sLegends of Tomorrow)、《女超人》(Supergirl)、《蝙蝠女俠》等組成,由於預算問題,整體效果無法與電影相提並論,但勝在能將觀眾姥爺最喜聞樂見的超英之間的聯繫與互動搬上屏幕,在交叉劇集中也為各劇的聯動提供基礎。

在電視劇的層面上來說,綠箭宇宙無疑是成功的,雖然成色一般,但勝在收視率不錯,也創造了足夠的話題。

相比之下華納的DC擴展宇宙就顯得相當的不穩定。

無論是BVS,還是正義聯盟的失利都將華納拉入泥潭,演員的不斷更換也勢必影響到DC擴展宇宙的構造。

看一下隔壁漫威的MCU,10年裡在主要角色上就沒有任何人員變動。

這點很重要!

正如唐尼是鋼鐵俠,桃總是美隊,換了一個人演,觀眾也是需要時間去接受的,更別提該演員到底適不適合該角色。

就個人而言,我是很喜歡亨利·卡維爾飾演的超人,和本·阿弗萊克飾演的蝙蝠俠。

特別是後者,在正義聯盟中的表演真的有幾分漫畫裡蝙蝠俠的味道,凡人有凡人的戰鬥方式,以凡人之軀與神明抗爭準定傷痕累累,本·阿弗萊克也正是演出這種感覺。

可惜的是本·阿弗萊克已經退出,亨利·卡維爾也前途未卜。後續的電影能否再創輝煌也難說。

最近,雖然也有像《海王》這樣獲得極大成功的作品,但那到底是不是曇花一現,實在難說,畢竟華納對於DC漫畫的態度一直深受DC粉絲的詬病。

DC漫畫

對於漫畫,最近也沒有太多亮點。

之前的《黑暗之夜:金屬》還挺不錯的,今年2020年的大事件,《金屬》的續篇《黑暗之夜:死亡金屬》可以期待一下。


字間帶省


漫威像動畫,DC看人心



影視小看客


現在的DC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華納沒有一個詳細的,合理的DC宇宙規劃,哪個有可能掙錢就拍哪個。自前面mos,bvs,ss盈利不是很可觀,薛定諤的正聯更是賠了不少,短期內華納可能不會在正聯七巨頭的集結下功夫了。

神奇女俠,海王賺的不錯,續集會繼續出,但無法確定會不會和主宇宙聯動。

沙贊試水之作,本身是低成本,盈利只能說還可以,所以會有續集

小丑的成功估計會讓華納在這種風格上繼續推出一些作品,能賺口碑,但是對主宇宙幫助一點也沒有

猛禽小隊就別說了,典型的圈錢之作,不可能會有續集

接下來就要看新蝙蝠俠和閃電俠個人電影,可以說這兩部的內容決定了未來DC電影宇宙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