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毕业,月入2000,因“控辍保学”被家长怼得哑口无言

211毕业

我一个同学211毕业,因为是独生子女,要回家照顾二老,不得不回到他出生的农村,后来在家人的要求下,考上了教师,在当地的乡镇中学教书。

这次因为“控辍保学”,劝孩子继续上学,被家长怼得哑口无言:“你211大学毕业又怎么了?不还是来教书?一个月到账2000不到,你怎么好意思劝我的孩子继续读书呢?他现在出去打工,笨鸟先飞,可以多攒点钱,也减轻我们的压力。像你这样,家里花那么大力气供出来,月入2000,有什么意义?你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


我的同学一时语塞,竟被怼得哑口无言。

​月入两千

其实我的同学之前打算回家创业,他想做生态养殖,但是没有人支持他,没有资金来源。

后来他参加了市里的创业培训计划,并合格毕业,取得了毕业证书。按规定可以取得相应的创业贷款。

但是没有人愿意为他担保,所以他的创业计划也就搁置了。


在父母和其他亲属强烈的要求下,他最终选择了考教师,最终他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当地乡镇中学的教师,然而在实习期工资,每月到账不到2000。


这还算好的,因为在他们那儿,代课教师一个月800~1000不等。

但是他的同学基本上都留在了大城市,有的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有的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还有的考上了东北大学的研究生。


参加工作的也都混得不错,有在链家房地产做中介的,听说也月入几万。有在菲乐做销售经理的,现在也成了6个省的片区经理。

在所有的同学当中就属他混得最差了。今天被家长这么一怼,他真的不想说什么。

心里的话

他为什么不说呢?他为何不解释呢?因为他知道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跟水平低下的人争论,最后你的水平将变得和他一样低下。



但是他跟我说了,他也是吃过大苦的,现在经历什么事情,基本上都保持沉默,遇到屈辱也能隐忍,他认为暂时的隐忍还是必要的,因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这样说。

他跟我说,“读书和不读书是有区别的。能力可以向下兼容,但不能向上兼容。我今天可以教书,也可以去搬砖。但提前辍学的孩子可以搬砖,但却不能教书。”


“我可以教一辈子书,越教经验越丰富。但他却不能搬一辈子砖,因为越搬体力越不支。”

“我读了书会有更多的选择。而那个孩子不会再有了。他今天所看不起的学历,将成为他今后人生当中的最大遗憾。”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一纸学历就可以把你拒很多好工作的门外。”

“其实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是否读书,而是你是否刻苦,是否努力,是否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虽然我本职工作月入2000不到,但是我还有其他的兼职。我在用我的经验技术,教好孩子们的同时,我还有许多其他的兼职。”

“在周六日我坐上高铁,去附近最大的城市教课,每天6个小时几千块钱。教课之余我做自媒体,多平台多账号,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分享出来,月入也有几万。”

“有人问我,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不结婚,还不是没钱,买不起房。我都不想告诉他们,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自己还没有遇上优秀的那个她。这些事情都没有必要去争辩的。”


“有的时候道理本无对错,有时候的对错取决于说话人的实力,这也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比如《墨菲定律》,比如《羊皮卷》,再比如《人性的弱点》。有的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我想那个孩子,不会再有机会知道。”

“读书与学习也不仅仅限于校园之内,反而是在本科毕业之后,踏入社会之后,真正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始。我虽然暂时在这个小城市里,但我的心却没有被完全束缚在这里,我的头脑中有更广阔的世界。刘强东曾经说,他要么去上海经济中心,要么去北京政治中心读书,因为站在那里,他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我们踏入社会之后,还有一本更大的书——社会之书等着我去读。我不是哑口无言,我只是不屑于与他争辩,听我讲课要花钱的,我的课程很贵!”

他说了那么一大堆,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只能留给广大网友评论了。你觉得读书与不读书会有差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