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智能中國》紀錄片攝製組來南湖區啦!

今天,來南湖區楊柳灣幸福裡菜場買菜的“馬大嫂”們,發現菜場多了一些長槍短炮。

幾個陌生人架起了拍攝機器,那黑黝黝的鏡頭正對著買菜的她們……原來,這是央視《智能中國》紀錄片攝製組來到南湖區拍攝智能社區等科技應用。

在嘉興,他們選中了南湖區楊柳灣幸福裡菜場。除了菜場的優美舒適的環境外,這個嘉興“馬大嫂”心目中的知名菜場,有著各種智能應用——

鏡頭所見,菜場門口就有可顯示各項通知和監控畫面的顯示屏;走進菜場,只見每個攤位前都有一個標註著菜價、商戶信息以及支付二維碼的、可與商戶手機APP相連的小顯示屏;最讓“馬大嫂”們放心的是,購物小票上都附上了可以追溯食品來源的二維碼……

“智慧改變生活”,

已經不只是一個口號,

它在南湖區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細節。

現在,繼續跟著小布去看一看菜市場裡的“智慧化”生活——

2019年,楊柳灣、文昌路和農翔路三個農貿市場在改造提升過程中都安裝了智能支付、智能追溯、智能檢測、智能監控組成的智慧服務監管系統,同時結合自身特點融入個性化文化元素。

到了2020年,南湖區進一步打造集“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為一體的市場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有5家農貿市場實現智慧化,全面達到“價公示、計量準、可追溯、聯成網”,實現智慧化控制。

其中,楊柳灣、農翔路兩個農貿市場在成功創建省四星級市場和省放心市場的基礎上,成為全省首批“五化”農貿市場創建單位。

我們以楊柳灣農貿市場為例,這家市場個性化文化元素是融入運河元素和幸福社區理念,成為全區第一家安裝中央空調和人臉識別系統的農貿市場。

在智能化方面,市場立體式打造智慧化市場:一方面優化市場的數字化服務功能,設置實時抓拍、人臉識別、電子溯源秤等有效集成信息,在線智慧監管熟食等製品,實現移動支付和線上交易;另一方面建設信息公示查詢平臺,公示查詢市場各類制度、經營戶攤位、消費投訴處理等信息,全面達到“價公示、計量準、可追溯、聯成網”,實現智慧化控制。

來源 | 區傳媒中心 記者 朱靜燕 建設街道 吳言斐

編輯 | 倪力 王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