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与气血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独者为卫”。说明水谷入胃,被摄取的精微,从中焦上注于肺,通过肺之宣布而奉养周身,脏腑所受之气即此营卫之气。

可见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均源于饮食营养,经中焦脾胃之气化而成的精微之气。

其分布不同,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如同《灵枢·卫气》所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营气受脉道的约束,循脉运行全身,联络贯通于五脏六腑;卫气不受脉道约束而行于脉外,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

营气和卫气二者关系极为密切,营卫同源异流,同是“受气于谷”,皆为水谷精散所化。但二者性质功能有别。营者,是水谷化生的精气(清),能和调于五脏,布散于六腑。而卫者,是水谷所生的悍气(浊),它循于皮肤之中,肌肉之间,熏蒸于腔内之筋膜,散布于胸腹。总的说,营主营运,荣养;卫主护卫,御外。二者相互为用,共同发挥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营卫在循行上是阴阳相随,内外相贯的。此外,两者还互相渗透,彼此交融,正如《类经·经络类》所谓“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

气与血,也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依除于血、血得气而行。阳生阴长,阴阳互根。

至于营与卫和血与气同样息息相关,《难经·三十二难》说:“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营和血犹如热与火,无火则热不生,无血即无所谓营。卫和气犹如寒与水,无水则寒自消,无气也无所谓卫。其实,营乃血之成分,通过泌其津液、渗注脉中,可化为血液。卫乃气之一种,为阳气之属,出于“上焦”,可熏肤、充身、泽毛、卫外。从某种意义讲,营卫主要体现于功能方面。气血主要体现于物质基础方面。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通过气血的运行,发挥营卫的作用。

其功能亦各异,概言之,营系水谷之精气(清者),故柔润脏腑,属阴;卫系水谷之悍气(浊者),故刚悍卫表,属阳。《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卫气白天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夜晚行于阴分亦二十五度。由于“平旦阴尽而阳受气”,气行于阳则阳气充盛,阳主动,所以昼日清醒少寐,精力充沛。反之,气行于阴则阴气充盛,阴主静,所以夜间目瞑睏倦,安卧熟睡。

正如《灵枢·口问》所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服,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健康人气血充盛,营卫和调,运行正常,放白昼精明而动,夜晚合阴而卧。若异常情况下,营卫不和,气血不旺。由于“气血衰,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因而白天精神不足,夜晚睡眠亦少。《灵枢·邪客》亦称,由于邪气客人而卫气独卫其外,故阴虚不得眠。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