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浅析一个人在逆境中的“临界绝技”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要讲述一个在17岁之前都没上过学的大山女孩,经过生活的磨难,在所见所闻之中渐渐走上“歧途”——上学,不顾家人的反对,从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出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再到盖茨剑桥奖学金,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又到哈佛大学访学,后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人生的故事。

这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终感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巨大能量,而教育带给她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些。

一、生活环境为塔拉种下了逃离这颗她并不知晓的种子

在巴克峰,这里处于大山,有这样一个家庭,孩子们出生没有出生证明,全家人生病从来不就医,但是这个家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孩子们不去上学

这就是塔拉的家庭。塔拉的家里有七个孩子,父亲经营着一座垃圾废料场,母亲是一名草药师,同时也是一位助产士。塔拉从小就没有上过学,一直在父亲的垃圾废料场帮忙或者帮助母亲制作酊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塔拉的成长中,他们与世隔绝,她一直在为摩门教末日论者预言的世界末日做准备,提防着太阳变暗,提防着血月出现,夏天的时候把桃子装罐储藏,冬天的时候更换应急补给。

在家中,父亲一直以来的观念是不要去上学,学校就是恶魔,送孩子去上学就是把他们交给恶魔。由于父亲这个与众不同的观念,使得塔拉的人生轨迹远离了大多数人的轨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一路向前。塔拉的童年没有朗朗的书声,有的只是破铜烂铁的碰撞声,有的只是枪支弹药、桃子罐头,更不用谈长大后的大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事例,他们也处于大山之中,消息闭塞、交通落后、人民贫苦。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就辍学外出打工,不求发财,谋生即可。家中父母对他们的期待也很简单,在外面务工几年,赚点钱,找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然后步入婚姻的殿堂,生孩子。一生就这样年复一年度过,不会受到很高的教育,或许他们的心中也像塔拉一样埋下了一颗渴望而并不知晓的种子吧!

二、黑暗之中的光——泰勒唤醒塔拉内心的真正归属

随着塔拉渐渐长大,青春期的叛逆也渐渐显现,塔拉对于父亲耳提面命、不容置疑的口吻产生怀疑。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又一次把她推向咆哮着要剪掉人脑袋的大剪刀。哥哥肖恩一次次对她产生暴力倾向,将她的头掐着按进马桶。她的母亲顺从隐忍,将她所受的委屈与打击不屑一顾。整个家不再是她心中所想的那个形象,而是成了困住她的牢笼。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塔拉的另外一个哥哥泰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在家的塔拉无法想象泰勒现在在哪里,但是有时她会想或许学校并没有父亲所说的那样可怕与不堪,因为泰勒是她认为最善良的人,而她的哥哥泰勒喜欢学校——他对学校的喜欢仿佛超过了家人。这让塔拉产生了奇怪的想法:是否在垃圾废料场之外还存在一个另外的世界?

有时,当我拆下散热器上的铜或将第五百块钢扔进分类箱时,我会发觉自己在想象泰勒在学校的生活。随着在废料场度过沉闷的每一个小时,我的兴趣愈发强烈,直到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念头闪现:我应该去上学。

那个时候塔拉十六岁,在垃圾废料场干活歇息期间开始偷偷自学,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与努力,她收到了属于她的奇迹: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进入杨百翰大学时,塔拉十七岁。见到她的第一个室友香农时,香农身穿粉色长绒睡裤和白色紧身吊带背心,在父亲对塔拉的教育中,这样称之为“异教徒”。第二个室友玛丽在礼拜日购物时,随意地拿出鸡蛋、牛奶和意大利面,在塔拉的世界中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对上帝律令的公然违背。当她取出一罐健怡可乐时,于塔拉的世界观中,父亲曾说这违背了上帝的健康忠告,她逃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是她第一次进入课堂,她不知道教科书是用来读的,不知道论文问何物,遍布全书的“公民人文运动”和“苏格兰启蒙运动”像黑洞一样吞噬其他词汇,参加测验,一个问题都没答对。摆脱无知是一条艰难崎岖的路,但塔拉凭借自己的信念与坚毅,从所知甚少走到了优等生。

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内心的渴望使得塔拉对知识的追求如泄洪的洪水汹涌澎湃,在遇到困难时,不忘初心,有什么比无知更可怕,有什么比垃圾废料场的大剪刀更折磨人。

三、知识打开了塔拉的无垠世界,歇斯底里无边无际

求学之路愈见清晰,光明大道越走越宽,塔拉一步一步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人生,但她失去了巴克峰,不是主动离开,而是默默离开。她被生活被割裂成了两个人,一个被家庭束缚,依依不舍;一个遵从自我,追逐梦想。

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教育所给与一个人的远远不止一个人所以为的那些,脱胎换骨,别样人生。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接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是主动去追寻教育让塔拉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绚烂多姿。

这个真实的故事会颠覆人们对教育的以往看法,感激接受教育的每一次尝试。

塔拉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后,在剑桥大学攻读了硕士,后访学哈佛,最后在剑桥大学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知识打开了塔拉的无垠世界,歇斯底里无边无际。

我和父亲之间的隔阂不仅来自时间和距离。它源于自我的改变。我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那天晚上我召唤她,她没有回应。她离我而去,封存在了镜子里。在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


作者:何妨十五画生主人

感谢您对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