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之家」医生眼中累“死”人的科室top5,你的科室上榜了吗?

小编:医生,听说你们每个人每天最盼望的事就是退休???

医生:对(生无可恋脸),你可能不能体会,每天看近百个病人的绝望……(表情逐渐开始变得悲伤)。

小编:那我想采访一下,咱们医院里最累的科室是哪个呢?

医生:最累??没有最累只有更累,来来来,我给你数一数。

儿科

辛苦指数:★★★★★

入选理由:患儿有时不能主动告诉你病情,判断起来有难度;小孩很难控制,家长情绪容易失控,造成儿科医生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也特别大。

场景一:

患:“大夫,孩子发烧39度 ”

医:“口服退烧药有吗,先喝上”

患:“不行,她不喝药,要不俺来医院啊 ”

医:“那查个血象看看,听着肺里没问题,嗓子也不用红,精神状态也挺好,有点鼻塞,也没其他症状,就是感冒了 ”

患:“就发个烧,不用查 ”

医:“那回家,38.5度以下多喂温开水温水擦浴降温,不用捂太多,38.5度以上喂口服退烧药,要持续高烧不退还得再来看病 ”

患:“烧这么高,你就让我们回家啊,孩子有什么事你负责啊 ”

医:“那你说怎么办 ”

患:“你这怎么说话呢,你是医生我是医生啊,问我怎么办 ,花钱就是买了你服务的,会不会看病啊,不会看把号给我退了”

医:

儿科长期沦为最差科室,从医的都很多都不愿选择儿科,现在国内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儿科医生被称苦累穷。有的医院三年一个儿科医生都没招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一个医生要服务2600名。

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

所以深夜里的儿科,人比春运火车站还多

心内科

辛苦指数:★★★★

入选理由:病号多,工作强度大,气氛沉重,辐射危害。

心内科的急诊号称全院最多,在心内科睡一个完整的觉永远是种奢侈,即使第二天睡一整天都还是头痛。

做介入治疗的话,穿铅服吃射线,女性会老得快。如花似玉的姑娘进去,面容枯槁的婆婆出来,更别说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了。

心内科病人多数属于危重症病人,分分钟死给你看,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心累。

急诊科

辛苦指数:★★★★★

入选理由: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患者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来,可是只要来了急诊,都是有生命危险的人。年轻医生一个月值夜常常破20天!每天都像打仗一样,也是最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科室。

急诊科的突发事件永远是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车祸,溺水,电击,甚至患者掉厕所窒息也要急诊科抢救。急诊科永远处于备战状态,一刻也不停歇。

最重要的是,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急诊科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很容易引发医闹。急诊科处于医闹的“第一防线”

妇产科

辛苦指数:★★★★★

入选理由:人累心更累,手术之外的事更繁杂。面对的不止是一条生命,而是一整个家庭。

妇产科也有一句俗语: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在妇产科通宵是家常便饭,病床永远少一张,医生永远缺几个

当产科医生,在如何动脑筋说服病人和家属接受治疗方案上耗费太多精力,结局也十分考验心脏承受力:前一秒恨不得杀了你,后一秒突然跪在你面前。产科医生最轻松的时刻反而是手术室里开刀。

麻醉科

辛苦指数:★★★★

入选理由:外科扩张太快,手术室人员配备跟不上,超负荷工作。麻醉医生的累是有苦说不出,一台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麻醉医生的左右也举足轻重,但外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总是成为默默无闻的“配角”。

外科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要从头待到尾,而医院里有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却只有一个麻醉科,所以麻醉医生是哪个科室需要做手术,哪个科室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也是为什么新闻报道中医生猝死多是麻醉医生了。

医护人员这一行,有外人体会不到的艰辛,他们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上面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大部分时候我们去看病的时候不能理解医护人员有多么不易,“退休”的话只是调侃,小编替大家向各位医生说一句:辛苦你们了,工作的同时也请务必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