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云监工”履职,但监看不到的细节让人泪目.....

鼠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自1月27日晚间上线以来至1月31日16点,合计观看超过8208万人次。千万网友履职“云监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不计其数的精彩留言也成为了武汉和疫情赛跑这段惊心动魄的赛程中,最暖心的陪伴。

“广西到位”、“新疆监工来报到”、“澳门监工打卡上班”......不一会儿工夫,打卡坐标就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我们常说,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今天,战病毒的当口,我们也一个都不退缩。


网友在直播间留言:“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同志们,真想用力跟您握握手”......就算疫情的轻重划出了地理的界限,爱,没有。


小楼一夜平地起、自古中华出奇迹

经过一夜的紧张施工,31日一早,整整齐齐的彩钢板房出现在了建筑工地上,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也初具雏形。网友评论:“小楼一夜平地起,自古中华出奇迹”,“睡了一觉,变化这么大!”,“一天一个样,有模有样的中国速度”,“这么多白居易组成白鹿原啦!”......肉眼可见的工程进度,成为了未知疫情面前真真切切的确定性,给了全国老百姓一些实实在在的信心。

有网友在评论区里接上了对联:“宋高宗神龙摆尾改写历史”,“白居易更上层楼战胜病魔”。还有网友给工人师傅和建筑设备贴上新的标签:“站在白居易头上的跑跑们要小心”,“宋高宗和房玄龄加油啊”。认真看了直播的朋友们,一定猜得到“宋高宗”“白居易”“房玄龄”指的是谁吧?


火遍全网,千万“云监工”花样助威

热心的网友们自称为“云监工”或“网络包工头”,自发在评论区实行“两班倒”打卡“监督”,给画面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设备都起了名字:小红小绿小小黄、叉酱铲酱呕泥酱......


看到“云监工”们这么敬业,官方也一度出台了一份“花名册”,开放"助力榜”让网友参与“应援”。


有细心者甚至数出了直播画面中施工区域出镜的管理人员与工友人数。

还组起了CP,画起了同人,写起了段子。


海外社交媒体点赞,中国速度、中国决心

不仅是在国内,在海外网友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通过直播信号,国外媒体和网友不仅看到了中国速度,更看到了中国战胜这场疫情的决心。

▼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真的很厉害。在极短的时间内协调如此多人完成该项目是很不容易的。

▼向工人师傅致敬,献上我最高的敬意。

▼像中国一样强大的国家可以为人民遮风挡雨,我永远爱我的国家。

▼我们祈祷治疗病毒药物可以在周一医院落成前研制出来。

▼中国人战胜了很多苦难,这次也一样能胜,会载入史册的。

▼为中国祈祷,相信他们很快能战胜困难,相信他们的实力。

究竟是什么魔力引发了如此广泛的关注呢?

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一起来看——


当镜头拉近,其实这才是他们的日常

直到晚上8点37分,在网上圈粉无数的蓝色挖掘机“蓝忘机”的驾驶员毛远斌才“见缝插针”吃到了晚餐。

同样的,对所有在现场的管理人员与工人而言,百忙之中抽空吃饭已经是难得的休闲,自然不必在乎餐厅的地点在哪儿了,板房内、车盖上、钢筋堆里,处处有“珍馐”。

“一天一个样”的现场让世人惊艳,归根结底却是现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团队的协力奋战。

忙着忙着,实在太累了,感觉站着就能睡着,也许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躺到了一片...

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建设者们用不眠不休印证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朴实善良的逆行者”。


封一座城,护一个国

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

千万“云监工”背后

是亿万人在并肩与疫情作战

激励着我们在现场跟时间赛跑

一同见证攻坚克难的中国速度


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一定能赢!!!


向奋斗在一线的企业和同行们致敬!

加油!


来源/编辑:央视频、中国建筑等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整理:享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