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2019年新造车公司会很艰难

过去5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新造车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几家公司创始人都是明星创业者,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也拥有豪华的投资人阵容。其中,蔚来汽车已经于2018年在美国上市,市值最高时超过100亿美元。

汽车这个赛道看上去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风口:市场足够大、把持行业的基本都是传统巨头、同时这个行业又面对着技术转折,比如新能源和无人驾驶。因此,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愿意下重注在这个领域一点都不奇怪。首先,新造车公司过于依赖于资本,是靠烧钱在维持。以蔚来汽车为例,蔚来从2016到2018年累计亏损172.3亿,而且亏损额是在逐年增加,三年分别亏损额为25.7亿、50.2亿和96.4亿。

当然,这跟汽车行业本身的特性有关。造车本身就需要很多钱。新造车公司整体融资额可能已经接近1000亿规模。

同时,不认为拿特斯拉和国内的新造车公司类比是合适的。,特斯拉做的是从0到1的创新,而中国的模仿者,做的是从1到2的事情。“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核心的融资来源是一心想搞GDP的地方政府,以及急于转型或脱虚入实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有一些什么热投什么,唯恐失去机会的机构投资者们。”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政府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变化。补贴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到所有新造车公司。文章说,市场预期2019年会减少三到五成的补贴。这会直接带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涨。同时,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开始从政策导向转向市场竞争导向。“造车新势力能否成功,将完全交给产品表现和品牌认知。”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市场竞争。特斯拉在对全系车型进行大幅度降价,Model 3在中国降价幅度为6%至8.8%。同时,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已经在建设当中。本土化生产可以让特斯拉的成本更低,包括制造成本和关税成本。此外,也可以扩大特斯拉的产能。

中国新造车势力相比特斯拉本来有两个优势:价格更低,以及特斯拉总是缺货。但特斯拉在中国量产后,会让这两个优势都不再存在。

除了特斯拉之外,还有大量的老牌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奔驰、宝马等等,都在推自己的电动车产品。

新能源车的机会,仍然属于传统汽车厂商。一方面是因为汽车行业确实门槛高,制造难度大,即使发展到今天,丰田和大众这样的老牌车厂,还时不时有产品召回。

另一方面,老牌的汽车厂商在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投入也非常大,拥有很多专利。文章给了一个数据,2017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50强中,有13家汽车公司。中国公司中只有以研发投入著称的华为入围。

此外,就现状来看,传统厂商在目前的汽车销售上也占优势。比如,国产品牌奇瑞在2018年卖了9万辆电动车,其他上百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加起来也没有卖到3万辆。就连特斯拉,也用了12年时间,才做到累计销量过10万辆;到2017年成立第14年时,单年销量过10万辆。对于新造车公司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尽管今天中国的新造车公司已经有超过100家,排名前十的公司总计融资额超过了500亿,但是,2019年能活下来的只有个位数甚至更少。“大部分企业将会破产关门”,或者,“被大的整车企业收购”,或者,“让急于脱虚入实、却不明就里的房地产商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