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儿童不宜”画面,闭眼回避不可取,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看电视时,忽然出现了男女接吻的画面,这时

多数家长都觉得尴尬,要么接快进,要不换频道,要不孩子闭上眼睛,还有些家长一边说着“不能看”,一边慌忙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毫不避讳的说,小七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01.大人们为何逃避性教育?

至于为什么不能看,家长们遮遮掩掩,避而不谈,都在极力回避着这件事情。

记得小时候,我们上生物课,遇到了男女生殖内容时,粗略的一带而过就引起了满堂哄笑,结果老师最终的选择是:“这一节大家自己看”“。

对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细想下,其实并不难理解,一来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性这个问题大人们都讳莫如深,对性的禁锢,导致人们对性缺乏正确的认知。二来是难以启口,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怕说出来,会误导孩子。

如此一来,保守的思想观念让大人很少对孩子谈性,更别说正确的性教育了。

缺乏对性教育正确疏导的孩子,一旦是遇到相关性问题,要不手足无措,要不刻意逃避,甚至会因无知而犯错。这时需要正确的应对和化解,性教育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一次去接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因为有3位男生,一个女生是儿子的同班同学,而且同住一个小区。所以我们家长都达成了统一意见,需要接送时,轮流由一位家长代劳,统一把4个男生全部接回家。

细心的人不免会问,怎么会少一个女生呢?曾经我也问过儿子原因,儿子说了一句,因为她是女生,男生跟男生一起,女生跟女生一起。然而当时的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我去接的那天,刚好因为女生的爸爸回了老家,所以她妈妈委托我帮忙一起接回。我到儿子教室门口接的时候,刚好女生一出教室门,就接了她妈妈的电话。

当天布置的作业有一个数字知识训练是放在学校后门,让同学们自己去拿的。结果当时4个男孩都忘记了。看过微信群公布的作业消息,我提醒了他们一下,结果他们都折返回教室拿。

我叮嘱儿子帮女同学拿一下,结果儿子没拿,另外2个男孩也没有拿。最后再三叮嘱后,还是另一名男生帮忙带出来了。

当时我很生气,觉得儿子连同学之间的这点小忙都不帮,缺乏乐于助人的品质。但顾及儿子的自尊,当时没有发作。

回到家后,我对儿子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你怎么顺便帮同学带个作业都不肯呢?“儿子很委屈地对我说:”妈妈,我们班男生是不能跟女生走得太近,不然会被人说是早恋的,而且被同学知道了我帮她拿作业,到时候全班同学都会笑我的。”

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平静的跟儿子说:“不好意思,我误会你了,我很开心,你能意识到现在学习是最重要的任务,早恋是不好的行为。不过帮助同学并不是件错事。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是一个集体。就算别人笑话你早恋,但你没有做的事情,假的始终是假的,不予理会就好“

儿子听了点了点头。说了句:“我知道了“。

无独有偶,上周的一天晚上,正在码字的我,听到窗外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你们快来看啊,有人在洗澡,二楼的,连窗户都不关。”因为我住5楼,所以孩子的声音自然而然的飘到我的耳朵里。站阳台上一看,一个约摸9岁的孩子正在边笑边叫着。

看到此,我不免想起小时候,妈妈就是告诉我是从腋窝中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此深信不疑,其实这些都是缺乏性教育的表现。

02.孩子性教育要趁早

市面上一些专家呼吁,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然而真正做到的很少。事实上,大人们刻意回避和消极对待这个问题,都是不正确的。

在性教育上,“闭眼式“应对,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想探个究竟,为了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同时孩子的好奇被激发,还会带来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的两个效应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1)禁果效应:"禁果"这个词源于《圣经》,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①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相爱很深,却因家族有世仇,换来的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所以一味的回避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反效果。而且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很多事情孩子可以通过上网搜寻等渠道,知道他们想了解的一切。同时缺乏大人的正确引导,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03.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

其实,家长是教育孩子性知识的最佳人选,当电视上出现亲热的镜头时,正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契机,一定要坦然告之。

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进而相恋结婚,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拥抱,亲吻等肢体的接触,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这样会让相爱的人感到更加幸福和快乐,就像你喜欢妈妈牵着你的手过马路一样。

当孩子明白大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只是一件寻常之事时,好奇心得到了满足,那么他们就会将其遗忘。

据有关研究表明,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孩子提前性行为或者增加性行为,相反,它会让孩子正确地认知对待性,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综合以上,各位家长应主动承担对孩子性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趁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在面对电视电影中“儿童不宜“的画面时,一定要抓住时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切不可讳莫如深

3-4岁时就可以教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告诉男女宝宝的身体区别,并教会他们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

6岁时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黄金期,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谈论性时不太害羞,也更容易接受,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转发,感恩!

我是育儿七号,处女座的宝妈一枚,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