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观察兔子竟然出书了?观察力强的孩子有多优秀!

近日,一名八岁男孩带着他对一只兔子的观察成果登上了热搜。这个研究成果就是男孩李泽正亲自编写的中英文绘本《兔子英雄记》。

观察力是思维爆发的原材料

泽正在接受采访时说:“兔子是去年五月份买的,买来以后我一直观察兔子的形态与动作,然后编写成一个个故事。”而每个故事的灵感都源于泽正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

在绘本里有一集讲蛋壳的妙用,是泽正有一天早饭玩蛋壳时观察到蛋壳的形状像船、跷跷板、热气球的底盘,而且蛋壳十分脆

于是他灵机一动,将蛋壳写进了兔子的世界里,让兔子对蛋壳施魔法,将蛋壳变硬,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跷跷板。

不少家长度过绘本后都惊叹:小小孩子观察力与想象力竟然这么强!其实泽正所写的故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善于观察的孩子发现了当中的奥妙,看到了别人忽略的美处。

曾有学者将孩子的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思维等心理活动比作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蜜。

孩子缺乏观察能力,他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而拥有强大的观察力,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认知、判断等能力等培养非常重要。

观察力是破解难题的制胜法宝

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研究大量数据得出: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观察力差。

观察力强弱的差别通常在一些细节处体现出来,而这些细节正是决定孩子成绩高低的关键。

上海某实验小学出了一道幼升小的题目来考察孩子的观察力,据说这道题的正确率为1/167。

题目不复杂,每个孩子都能在图中清晰看到毛毛虫、花朵以及钟表。大部分没看到细节的孩子会把每个图案代表的数字作简单运算,这就导致了极高的错误率。

看似简单的一道题目,因为观察力的差异,孩子看到越多的细节,越接近正确的答案。

观察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找到学习知识的规律,在相同的时间里注意到的信息会比其他孩子多,掌握运用知识时就会更快更准确。

在去年的全球顶级机器人大赛中,三位“00后”凭借着出众的观察力,夺得了初中组世界冠军。

刚到现场,队员们就发现比赛场地被喷了防静电剂。不出所料,第一次下场尝试,巨大的摩擦力让他们只拿了39的低分,压力迫使他们反复观看录像寻找失误点。

终于,他们发现场地的摩擦力并不只有大这个特点,它还是多变的。

观察力强意味着能在繁复的情况当中,找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点,而这个关联点往往能将看似毫无关系的信息串成一条线

所以这三名孩子才能在很多个失灵的瞬间,总结出:有的地面喷了防静电剂,有的则没有。

正是这个关键的结论,成了他们挣脱困境,脱颖而出的决胜法宝。

如果没有洞察这种细微变化的观察力,那几个孩子的辛苦,也会随之付诸东流。

观察力的培养一点也不费力

拥有强大的观察力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而幸运的是,研究发现,观察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但培养观察力时,有一些地方需要家长们格外用心留意

01

运用正确方法,让观察更有效

前两天出去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母子坐在湖边闲聊。小男孩一会儿指一下湖对面的树,一会儿惊呼左边的花,一会儿又跺跺脚说有蚂蚁。

小男孩用好奇的眼光观察着公园的一切,妈妈被他东一下,西一下,差点晕头转向。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在观察时,其眼球的运动轨迹是杂乱的。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时常常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加之幼儿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所以在观察时会没有系统性

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时,可以给定一个目标,然后带着孩子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这个目标。

比如,我们可以拿一个魔方,带着孩子从外部特征(颜色、形状等)到拆开内部,逐一观察。

除了用眼睛直观地观察以外,我们还需要带着孩子用其他感官观察,例如,用手去感知硬度、温度,用鼻子去发现味道。

在这以后,我们还要

引导孩子有序地表达观察到的结论,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日记的形式,把观察的过程、结果记录下来。

在建立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

02

大胆放手,给孩子制造观察的机会

《自然教育》的作者斯托娜夫人有一个聪慧的女儿维妮弗里德,小女孩非常喜欢观察昆虫。

有一次维妮弗里德正在观察一只熊蜂。

虽然斯托娜知道被熊蜂叮到会很痛,但考虑到一只小蜂不会对女儿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所以没有阻止女儿继续观察。

果然,女儿最后被熊蜂蜇了,鼻子上肿起高高一块,但这次观察让女儿明白到不是所有昆虫都可爱,这一种就不友好。

她还写下了一首小诗警告她的朋友看到熊蜂千万别理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他们认识的事物越多,好奇心和探索学习的心就越旺盛。

我们不需要在把我们所知的一切告诉尚是一张白纸的孩子,让孩子拿起放大镜去观察这个世界吧。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可以放手让孩子掌握观察的主导权,孩子才能在观察中更全面地注意到细节,越观察越爱观察。

03

引导孩子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早前跟女儿读绘本《小黑鱼》,小黑鱼跟一群小红鱼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一条金枪鱼闯了进来把所有小红鱼都吃掉了,小黑鱼流浪时遇到了另一群小红鱼。

女儿发现,小红鱼不敢跟小黑鱼出去玩,因为外面会有大鱼威胁她们。

我顺势询问女儿:“大鱼仗着自己比小鱼大,总欺负她们,小红鱼要怎么做呢?”

女儿摇了摇头,于是我给孩子讲了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的故事,引导孩子往团结的方向思考。

“噢!我知道了,小鱼聚在一起游动就变成大鱼了。”

女儿高兴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快速翻到了绘本的最后,果然看到了小红鱼在小黑鱼的带领下聚在一起,变成了大鱼。

其实孩子的思维就是在这一次一次的观察中,将不同的信息串联在一起,思考当中的关联,由此锻炼出来的。

只会观察而不思考,那么观察的意义甚小。

家长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孩子去思考。比如,我们带着孩子去看日出日落,可以让孩子思考太阳昼伏夜出的原因,去赏花去踏青,在观察到不同景象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生命交替的过程。

观察的结果经过思考后,能得到更深的理解,有利于开拓孩子的思维能力。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从睁眼开始就在观察着身边的所有事情,从观察中习得知识,从而对是非黑白进行判断,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思维。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不需要大费周章,只需要我们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即可培养。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父母课堂"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贝妈育儿频道:微信号:babyxt365

酷玩科技频道:微信号:wshdaqu

心灵感悟频道:微信号:xinlingsu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