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国道德模范,坚守200年每天只打2杆称,只为守住人心

​准确公道,

分毫不差;

是秤

更是人心。


江家秤


清晨六点的菜市场,

人间烟火气十足,

家庭主妇和小贩们有一场

事关智力和口才的较量。


电子秤已大行其道,

但仍有一些老物件,

依然占据着我们的身心。



这是江家秤!

小贩说道,

主妇安心离去。

清晨恢复安宁。



武汉邾城东关路64号,

有一间小店,

不大,也不高,

却是方圆十几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江家人做秤已有两百年历史。

关于他们的故事,

有很多。



江彩芹,

江家第三代传人。

家人为给他治病,

答应给黑心商人做“短秤”,

他忧愤之下,驾鹤西去。



江玉珍,71岁;

江远斌,62岁;

江家秤第五代传人。



已经坚守了两百年,

再慢一点,又何妨?

不管有多大的订单,

他们每天只做两杆秤。



心正则兴旺。

是江家的祖训。

江家人不敢忘。



什么时候出名的,

江远斌不知道。

他,只想制秤。



清晨五点即起,

挑一根好木材便成功了一半。



刨木杆。

好秤要配好杆。



又直又圆,

前粗后细,

把耐心和准度都磨进去。



秤皮秤心,

别人家用不要的铝片,

江家用铜片。

“别人说我傻,我看他才傻”

江家婆婆说。



刀口移动1毫米,

100公斤的重物就少了3.3公斤。

江师傅不希望有一毫一厘的误差。



星位是秤的灵魂。

星位定准了,秤也就准了。

心正,才星正。



反复地沾水打磨。

不做“短秤”,也不做“劣秤”。



江家保留一杆有百年历史的老秤,

上面的刻度一直到现在都很清晰。


每一杆秤,

都要反复测量。

夫妻俩都患了眼疾。



晚上九点,

是江家人休息的时候。

睡前再看看那些秤,

心里踏实多了。



江家的手艺本是传男不传女,

但江玉珍12岁那年,

哥哥下放,弟弟又太小,

不得已才接过秤杆。

谁知这一拿就是六十年。



10公斤的杆秤,

1995年,16元;

2003年,60元;

2015年,75元。

江家人有一杆秤在心中。



2015年10月,

江家人被评委全国道德模范。

有人劝他们涨价。

“不是我的钱我不伸手”。



各路慕名来买秤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金融机构一次就定了800根秤。

江师傅说明实情。

每天做两杆,只能分批供货。



原来匠心不只是手艺,

也是人心。


长满老茧的手捧着金灿灿的奖章,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搭配。



做人如做秤。

称的是斤两,量的是人心。

总有一些人,

为我们守着这世间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