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养到收藏,建国70周年普通纪念币兑换后你应该这么做

从9月19日开始到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进行第一批次的预约兑换工作。




温馨提示:

1、“第一批预约兑换”指的是已经成功预约到第一批次纪念币的朋友,现在就可以去预约时选择的银行网点进行兑换了。

2、如果您预约的是第二批次,那么就要等到10月25日至10月30日进行兑换。

3、目前,两个批次预约工作已经结束了,如果您都没有预约到,根据央行公告,第一批次、第二批次预约未兑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将通过现场方式向公众兑换。现场兑换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11月7日。还请您耐心等待。

兑换前后该如何准备和保养呢?

最近有很多新朋友的加入,所以咱们一起帮助大家来了解一下有关硬币保养方面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硬币保养的实际操作。简单来说也就是如何接触硬币,场景不同,操作方式也不同。

【场景一:接触硬币】

在与硬币进行任何亲密接触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应避免接触硬币的正反面,只能接触硬币的边缘。当然,古币爱好者更愿意把玩硬币,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先来看一组演示图片:

在这组演示图片中,前两张图是错误操作的演示;第三张图中的操作比较常见;第四张图为部分藏家的操作方式,即100%纯棉的工业品管手套,可避免弄脏硬币。但目前更多的朋友采用天然乳胶手指套,当然,只要注意不弄脏币面具体选择哪种操作方式因人而宜。

大多数文章会告诉你戴上指套或手套操作,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人宁愿空手接触硬币,他们的理由如下:

其一,手套或者手指套阻力不够,且束缚双手,如操作不当,容易手滑;

其二,如果你买到(或者兑换到)散币,它的侧边极有可能已经留下划痕或者指印了,但这并不影响硬币评级。

---------------------------------

尽管如此,笔者仍然采用戴手套的方式操作,原因如下:

其一,戴上手套或指套,可以阻隔汗液的污染;

其二,可以挑选合适的手套(分大、中、小号);

其三,手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手滑。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习惯问题,有经验的收藏者不会纠结这个问题。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无论你最终决定如何操作,请在平台上铺好厚垫子(如键盘垫),并降低操作的高度。笔者操作时双手是挨着平台的,硬币距离平台的高度只有几厘米。

【场景二:纸夹封装】

纸夹是一种廉价的硬币贴身保存工具,但现在它却不受现代币玩家的待见,原因如下:

其一,纸夹上的薄膜虽然不一定有害,但一些企业仍然将其与采用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币册搭配,出售给广大收藏者。公众现已经知道,对币而言,PVC长期使用,可能会慢慢释放出化学物质,渗透纸夹,对硬币的表层造成污染;

其二,纸夹的厚度要比绝大多数硬币薄,而很多人摆放币册采取平放的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册页叠加,让凸起于纸夹纸板的硬币受到较大的压力,最终在硬币表面产生印痕;

其三,纸夹本身并不密封,在潮湿的环境中难以隔绝湿气和有害物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纸夹的使用方法,毕竟西部、北方的收藏者所处的环境比较干燥,很多崭新的硬币只要妥善保存,一样可以维持原光。况且现在已经出现了硬纸壳制作的硬币集藏册及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硬币活页。

以下是纸夹封装硬币的过程:

整个过程看起来比较简单,但也有讲究:对于中小型硬币,笔者选用了比硬币直径大0.5mm-1mm的纸夹;动态图中出现了平角订书器和平角钉,它们能防止订书钉刮伤册子;平行十字式的订钉方法相对其他方式更容易上手。

纸夹封装好,下一步就是放入硬币集藏册和盒子中,我们一定要竖着放。

更讲究的收藏者,会将硬币套上opp薄膜,再用纸夹封装。

场景三:硬币的取放

绝大部分现代金属硬币的保护工具就是硬币保护盒,带可调节内垫的亚克力圆盒(外径一般为52mm)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圆盒的上盖一般带有半月形凹槽,如图所示:

圆盒中间有凹槽,用指甲可抠开。有的圆盒是带有内垫的。

在装入硬币之前,我们要用气吹吹去盒内和硬币表面的灰尘。

放置硬币的简单示例。注意轻拿轻放,带内垫的盒子放入硬币,需要用硬币侧边抵住垫圈圆孔内侧,再向内按入。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取出硬币。全透明圆盒自不必说,从带内垫的圆盒中取出硬币相对难一些。以下示范,仅供参考:

用工具(这里笔者用的是塑料栗爪)插入垫圈外缘,小心挤压垫圈,使硬币脱出。

以上是从圆盒取出硬币的方法。很多朋友问,中国金币总公司金银币包装盒中的圆盒为什么抠不出来?答案是:这种盒子根本不是用来抠的,请见下图:

如图所示,放置圆盒的孔槽下部,有个小台阶,在这个位置下按圆盒,硬币盒子便随杠杆作用挤压出来。一般情况下,建议金银币不要随意从圆盒中取出。

场景四:兑换的硬币放哪儿

近几年来,预约兑换普通纪念币是大家收藏的一种方式。从最初的随意包放到后来的呵护备至,甚至是现场就拿透明小圆盒存放,都表现出人们对硬币品相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如果您兑换的是几枚的散币,银行工作人员就需要拆卷。有些银行网点,即便您兑换的是成卷的数量,也可能拆卷兑换。如果是这种情况,兑换时,可以递给银行工作人员一张结实的面巾纸,请他用这张纸包着硬币递给你,通常对方会理解你的举动,一般不会拒绝。(当然,现在有的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都会戴手套,这样就方便很多。)

拿到硬币后,找到一块平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封口袋(PE材料),将硬币逐个放入。

硬币拿回家后,再按照场景二、三中的操作,对硬币进行进一步保存。当然,时间充足,你也可以在兑换现场用圆盒将硬币逐个存放好。

如果要很好的保护硬币,一些延缓、阻止硬币氧化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当杜绝的工具

收藏者为了防止硬币氧化,想出的点子五花八门,有些行之有效,有些则是好心办错事。下面这些是应当杜绝的。

1无水酒精、机油、清漆

有些文章说硬币浸泡在无水酒精或者机油中,或者涂上清漆都不会氧化,实际效果未必如此,反倒可能损伤硬币。如果你坚信这样干没错,最好先尝试用几枚不值钱的硬币做实验。

2聚氯乙烯(PVC)制品

虽然关于硬币保护的文章都在讨伐聚氯乙烯(PVC),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这种材料不太了解,有人问,“啥是PVC?”甚至有人说,“PVC袋?我用着挺好的呀!”

下面两张图就能说明这种材料的危害了:

笔者最早接触硬币收藏时,曾对此有所准备——PVC活页不能和硬币直接接触,那插入纸夹隔绝总行了吧?很遗憾,硬币仍然受到了污染,有些人坚信PVC没有危害,或许是因为各方面环境的差异。

PVC册子和PVC自封袋是最常见的硬币“保护”工具,它们长这个样子: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胶质感、气味大、易变色。似乎只有一种方式能够坚持用PVC护具保持硬币原光——硬币用无害的OPP透明自封袋包好,再用纸夹封装,最后再放入硬币集藏册。PVC袋内只装入封装币(认证币、评级币),毕竟封装币具有较强的防氧化功能。

下图就是OPP自封袋,作为硬币的贴身包装很合适,有大中小尺寸可选。

贴身保护工具

防止硬币氧化首先要记住一个原则:无论什么工具,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使用。

1硬币保护盒

大多数硬币保护盒都比较安全,从外形来看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但圆盒最受大众欢迎。这些圆盒基本上都是塑料盒,有些是亚克力材质,有些则是普通PC塑料材质。肉眼基本可以识别亚克力,其重要特征是高透明度、材质圆润耐磨、任何角度观看都没有五彩光,如下图:

2卷币保护筒

整卷硬币保护筒有两种,一种仅有一头开口,两头有海绵堵头;另一种则分为两片,很容易开合。如下图:

两种保护筒都是亚克力材质,右边的保护筒也有适合卷币的尺寸。除上图外还有很多种圆筒盒,但基本都只有一个开口。

集中保护工具

硬币多起来,就需要集中保护,这也为我们的防氧化工作带来了困难。广大集藏爱好者已经总结出一些实用工具:

1气泡信封和铝箔信封

所谓“气泡信封”就是这个东西,它适合物流运输。

下图这种铝箔信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

两种信封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缺点是放不了太多硬币,但适合随身携带。

2乐扣盒子/月饼盒

在广大集币收藏者间,用乐扣盒子和月饼盒保存大量硬币的做法广为流传,原因无他,物美价廉而已,不过乐扣盒的密封性要比月饼盒好一些。

3EPS泡沫箱

“EPS泡沫箱”(见下图),是个保鲜、保温、防潮的神器,可将币盒集中存放。它有多种大小可选,还可搭配纸箱封装。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占用空间,而且不大美观。

4评级币保护箱

评级币多起来也是需要集藏的,市场上已经出现大大小小的评级币集藏箱,下图是一只带有海绵内衬的铝合金箱子,这算得上是如虎添翼了。

5电子防潮箱

如果一切防氧化手段都无济于事,那你只能试试电子防潮箱了。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上海,他有几年使用电子防潮箱的经验。据他介绍,电子防潮箱需要和冰箱一样长年开着,湿度调节在50-55之间,目前未发现当中保存的硬币有何变化。

硬币保护的辅助工具

在使用种种保护工具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幕后功臣们的作用:干燥剂、泡沫纸、气泡膜、海绵……它们能够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潮湿元素,或起到防震防磕碰的作用,已成为必备的工具材料。

至于泡沫纸,有些朋友可能想不起来是什么,其实它很常见,笔者经常利用这些材料填充硬币收纳箱,效果极佳。

最后再给大家展示一些硬币保护工具:

硬币集藏册,其活页由硬纸板制成,孔槽设计巧妙。币册还带有封套,能够延缓硬币氧化。

硬币集藏册,其活页由硬纸板制成,孔槽设计巧妙。币册还带有封套,能够延缓硬币氧化。

卷币保护筒

保护筒收纳盒,加入了分隔海绵

整盒币的保护盒

圆/方盒集藏工具

各类封装币收纳盒

各种尺寸的托盘和容纳托盘的箱子

专业集藏箱

存放评级币或封装币盒,可以选择木盒或者乐扣盒等。

我们一直倡导“快乐收藏”的理念,无论是藏品还是保护工具,都需要仔细研究琢磨,这也是体现乐趣的地方。如果您有更加行之有效的钱币保养方法,也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最后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

成功预约了第一批次的朋友

要抓紧时间进行兑换了

兑换时间截止到9月23日

保养经验图文 | 马天一,本文为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国70周年普通纪念币实物图由微信公众号“小易说钱”提供

编辑 | 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