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挑食,最好挑云南的!


子曾经曰过“食不厌精”,中医巨擘也曾经曰过:“药食同源“。可见挑食不但古已有之,而且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挑,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健康风险。是的,70%以上的生理疾病,确实和食物有关,会不会挑食,确实体现的不是知识水平,而是健康水平。

你能确知菜市场买回来的各种蔬菜水果,到底农药残留是否在限定范围之内?你能确知你吃到的肉禽蛋类,没有经历过各种生长激素、各种增色添彩化学药品、催生各种致病菌抗体的违禁抗生素……的百般摧残吗?

回答相当令人沮丧,我们身边90%以上的人,没有这些认识(也就是没有这些基本的健康知识)、99%以上的人,没有鉴别食物(食材)以上风险的能力。是的,我们仍然生活在各种各样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有效办法进行防范的食物风险之中。也就是说,99%以上的人,都不会“挑食“。

其实,“挑食“也很简单,首先,应该是”云南的“。云南千百年来工商业都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生态环境保持得比较好,无论是空气、水源还是土壤,受污染的程度,相较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轻得多。就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硬件“时,咱们大云南的空气,都是理直气壮、明目张胆的享受免检待遇。云南好山好水好生态,出产的鸡猪牛羊、瓜果蔬菜,自然更让人放心。

其次,“原生态“也是”挑食“的一个重要指标。万物生长自有节律,循天道、遵法则而生长的东西,才会是味真、营养的好东西。但凡塑料大棚里、转基因技术制种的东西,你还能相信那是好东西吗?且不问大棚里的庄稼、温室里的鸡鸭,每个星期要打几次防病的抗生素、合成饲料里被加进去多少生长激素,光说不到鸡们平均不到三个月的生长周期,那肉质,你能相信还会有弹性、还会有香味?原生态,指的就是不改变作物、禽畜的原始生存状态,原本、应该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只有原生态,才能吃到”真味“和安全。

然后,有了原生态,“慢成长“就是原生态的延伸和扩展了。慢成长的果品肉食,才会是真正吃到到”原味“的好食物。比如昭通苹果,颜值一般,可为什么会那么香甜可口?原因就在生长周期长。在昭通海拔超过2000米、气温、湿度都偏低的地方,从花谢到长成差不多小半年时间,那该是收纳了天地日月、风霜雨雪的多少精华?这样”慢工出细活“生长出来的食物,不美味就对不起天地造化了!再比如富民罗免乡马城村的露天白菜,四个月左右才一熟,和大棚里两个月一熟的白菜相比,味道自然天壤之别。



最后,就要说说营养成份了:“云南的“具备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环保生态不说,因云南各地气候差异大而且多,品种还很丰富,一年四季不重样的盛产各种好瓜菜;云南人口密度不算太大,蔬菜水果大多只需露天栽种,鸡猪牛羊还在山前林下放养,这就是真正的原生态;高原气候宜人,农民们也敦厚老实(封闭落后……),鸡鸭吃青草昆虫,猪牛喂菜叶粮食,这样慢慢长成的肉食,才是营养种类丰富的健康食品。

现今的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吃饱“的阶段,而进入到”吃好“的饮食健康需求层次。吃云南就是吃健康,不仅仅应该是种追求,更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同时具备“云南出产的、原生态的、慢成长的”基本条件的食材,就是真正的营养均衡的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