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工傷”賠償糾紛拉鋸三十年 哈爾濱市檢察院力促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為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成果,紮實推進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的“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11月23日,哈爾濱市檢察院召開葛某某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書面簽約儀式。


“勇敢市民”三十年理性平和尋求救濟,但訴訟程序空轉,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葛某某原系保安公司聘用人員。1989年10月8日,葛某某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街仁裡街派出所附近,協助民警抓捕歹徒時因民警槍支走火被誤傷致殘,被評定為二等甲級因戰傷殘、三級肢體殘疾。1990年5月,哈爾濱市公安局授予葛某某“維護社會治安積極分子”稱號。1990年8月,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授予葛某某“勇敢市民”稱號。葛某某受傷後,因多方面原因導致工作及有關待遇一直沒有落實。三十年來,葛某某始終很理性、平和,按照法律程序尋求救濟,先後提出三十多起訴訟,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領導包案,兩級院聯動,密切合作,凝聚多方合力,築起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後一道司法保護屏障”。


哈爾濱市檢察院成立了由黨組書記、檢察長王金力任組長,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吉霞和道外區檢察院檢察長仲昭祥任副組長,並抽調多名業務骨幹組成的專班,集中力量辦理此案。王金力檢察長多次聽取彙報,定方向、定措施,反覆研究化解方法和路徑,直接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問題困難,並與葛某某面對面聽取意見,入情入理分析是非,幫助其解開心結。王吉霞副檢察長帶領專班同志先後九次與公安、法院召開協調會、接待葛某某,併到其家中開展化解工作。道外區院仲昭祥檢察長,充分發揮熟悉當地情況、就近就地開展工作的優勢,協助做好調查核實、溝通聯繫等工作。道外區公安分局全力支持哈爾濱市檢察院化解工作,積極解決葛某某的訴求,最終與其達成和解,承諾一定依照法院判決積極賠償到位。

市院在瞭解葛某某每月僅有400元低保收入,兒子考取了省司法警官學院這一情況後,積極與省司法警官學院進行溝通協調。省司法警官學院決定為葛某某的兒子減免在校期間的學費、宿費、並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同時,市院認為葛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相關程序正在推進中。


會上,介紹了葛某某案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的簡要情況,以及和解協議書等有關內容,道外區公安局領導宣讀了落實和解協議的有關意見。隨後,當事人葛某某現場表示撤回監督申請書,並承諾息訴罷訪,雙方在和解協議書上簽字。


展現行政檢察作為和擔當,贏得社會各界讚譽,提升群眾認同感和社會知曉度。


此次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件書面簽約儀式在哈爾濱市檢察院尚數首例。受邀而來的各界人大代表、律師等感觸良多。“我當了二十多年的人大代表,但檢察長親自包案,親自主持這個儀式,案件辦理的特別暖心,讓我特別振奮,我要為哈爾濱檢察機關點個大大的贊!”儀式結束後,市人大代表、哈爾濱大發國際技能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周敏走到王金力檢察長面前感慨的說。


緊盯老百姓“天大的事”,砥礪前行,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王金力檢察長承諾: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行政檢察產品,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終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監督職責,堅持程序和實體公正並重,堅持監督與支持、監督與保護相統一,在查清事實、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案結事了政和; 始終堅持維權與維穩相統一,爭取各方面支持,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決在當地。


文字:王進 張雙

圖片:張琪

來源:市院第七檢察部 宣傳部

編輯:周昕彤 審核: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