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求是,上辩不争

——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生辩论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通讯员:彭 娟、张 文)

“满腹经纶谈天下,一席博论说古今”。从新生辩论赛开幕至今近一个月的时间,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六个班级代表队进行了多轮激烈的角逐,其中,20级社会学班与20级哲学二班脱颖而出,拿到了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生辩论赛决赛的参赛资格。激动人心的桂冠争夺战终于吹响了开赛的号角。

2020年11月22日晚7点,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生辩论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于逸夫楼第二报告厅隆重举行。莅临本次比赛现场的领导与嘉宾有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黎益君、团委书记刘浪、辅导员肖童丹、20级历史学一班班主任杨曾辉、20级文化产业管理班班主任李晓红、20级哲学二班班主任喻卿、20级社会学班班主任王林丽、院辩论队队长刘衍以及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担任比赛评委的是各学院辩论队队长及领队,他们分别是商学院辩论队队长雷雨田、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队队长吴钰林、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队领队覃胤宏、公共管理学院辩论队副队长李静以及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辩论队队长刘衍。


(图一)

活动伊始,团委书记刘浪为辩论赛决赛致辞。她亲切问候在场各位,对辩手们的辛苦努力表示充分肯定,而后呼吁同学们“永葆好奇之心,不断突破自我”,并预祝此次新生辩论赛决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决赛辩题为“如果有可能,要不要做一个永远理性的人”。正方来自2020级社会学班,他们的立场是“如果有可能,要做一个永远理性的人”;反方来自2020级哲学二班,他们的立场是“如果有可能,不要做一个永远理性的人”。赛场主席卢婷婷介绍完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


(图二)

正方首先发言,一开场即解释理性内涵为“理智大于情感”,将理性一词冠以“理想状态”的标签,随后阐释“理性能指引人们做出最优选择”,并辅以丰富资料证据证实己方观点。而正方一阵枪林弹雨过后,反方依旧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将正方观点论证的漏洞逐个击破,进行细致的辩驳与回应,提出“人生没有最优选择”、“人们需要感性来提高共情能力,感受社会美好”的新观点。接下来的驳论过程中,双方也是旁征博引、毫不相让、激烈交锋、妙语连珠。不时爆出“人类社会并非完全理性的冰冷世界,而是温暖的美好人间”,“理性世界也有情感,理性之下也可共情”的金句。随后的对辩与结辩环节,紧张激烈的气氛持续升温,一个个鲜明观点的阐释、一串串真实事例的列举、一次次气势惊人的起身,都给在场观众带来了极大震撼。最终,比赛在双方四辩激烈、精彩的结辩交锋中走向尾声。全场掌声雷动,众人都为这场思维火花飞溅的比赛叫好。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纷纷以专业的眼光与水准对参赛班级进行点评,提出自身对于此次辩题的想法与观点。精彩的讲评过后,院辩论队队长刘衍作出总结,表达对辩手们的期望及对在场各位碧泉学子践行“行以求是,上辩不争”的期望。

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刻总是最激动人心的。伴随主持人慷慨激昂的声音,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新生辩论赛决赛的各个奖项公布了最终结果:2020级社会学班获得新生辩论赛冠军;2020级哲学二班获得新生辩论赛亚军;正方四辩车智敏成为本场比赛最佳辩手。此外,2020级历史学一班、2020级历史学二班、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和2020级哲学一班荣获新生辩论赛优秀组织奖;李嘉欣、刘文静、冯可心、罗睿思获得优秀辩导奖;一些在新生辩论赛中表现优异的辩手们也荣获了优秀辩手奖。在这场历时近一月的新生辩论赛之中,有许多辩手从经历了从青涩懵懂到锋芒毕露的转变,他们经过层层选拔与考验,脱颖而出,成为融入院辩论队的新鲜血液,院辩论队队长刘衍为新成员们一一颁发队徽。

至此,2020级新生辩论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图三)

辩论是没有硝烟的唇枪舌战。群雄争辩之中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慷慨陈词之下展现自信昂扬的身姿。新生辩论赛,搭建一方舞台,见证着青涩的辩手逐渐成长为舌战群儒的英才。“行以求是,上辩不争”是辩手们的原则,也定会成为所有碧泉学子们牢记于心的信念。

(责任编辑:朱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