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成为“歌王”后,被无数人争议,输赢从来都是人们的焦点

华晨宇,一个天赋异禀的少年。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他是异类。从快男海选到现在,他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如今已经三十岁的华晨宇,事业发展得很不错,除了经常上综艺以外,他的音乐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存在。

可是今年华晨宇在参加了一档节目,拿了一个称号后,却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翻车”。


一,你“不配”当歌王

《歌手当打之年》节目现场,在台上的华晨宇一身红衣,光芒四射,拿着奖杯的他一脸憨笑的同时,还有点小紧张。

节目里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正常进行,然后荧幕前的一双双眼睛里,却充满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随着节目的结束,热议的话题不再是音乐,而是变成了“华晨宇配得上歌王吗?”“如何评价华晨宇拿歌王?”

这一个个话题的背后,都是对华晨宇的不认可。话题被越吵越凶的同时,人们的情绪也越发被挑动了起来。喜欢华晨宇的成了一个战线,不喜欢华晨宇的又是一个战线,中间甚至还有一些人在那里看热闹。

但即便如此,大家都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华晨宇是有实力的。但拿歌王,不至于!

一个歌王名称的归属,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二,小众与流行的碰撞

让我们将目光拉回《歌手》的舞台。

《歌手》这个节目,无疑是华语乐坛的一匹黑马,它不是一味的走选秀音乐的道路,而是请来无数有作品有名气的歌手,来组成对战。

这样的组合方式,就意味着它必须高级,是让大众的品味上升一个台阶的存在。

但与此同时,竞技类舞台逃不开的一个宿命,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压得住场面的王者,否则就会引来无数的纷争。

对比前几位歌王,羽泉,韩磊,韩红、李玟、林忆莲、结石姐、刘欢,哪一位不是在华语乐坛响当当的人物,哪一位不是被无数人尊崇的存在。

年龄和资历摆在那里,又是让大众所叹服的音乐,怎么质疑?

而放在现在这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创作型歌手层出不穷的年代,音乐更是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华晨宇所代表的,更是偏于小众的音乐类型。

最近热播的《我是唱作人2》看点很足,有郑钧,周延,霍尊,陈粒等音乐人,他们都是不同的风格,在舞台上挑战。

因《南山南》而出名的民谣创作者马頔,与流行音乐《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的创作者隔壁老樊相遇后,两人进行了精彩的PK。结果是,马頔输了。

马頔的音乐很好,但就是有一个问题,太小众。民谣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吃亏的存在,因为受众范围不大。而流行音乐,正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是在大众之间传唱的存在。

你或许会说,没有啊,我就喜欢民谣啊!但即使有20%的人是热衷于民谣,你也打败不了那80%偏好流行的大众。

就像比赛时周延说的,在他心里,马頔没有输。

音乐本不应该有输赢之分,就像节目里决定他们输赢的,只不过是它牵绊的人数多少而已。

每个人但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人爱好高级的音乐,有的人爱好舒缓低吟,有的喜欢狂热摇滚,有的喜欢纯净天籁。

也只是因为这些爱好的不同,才促进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有的音乐输了,不是说它不好。输赢,没那么重要。


三,不被看好的音乐

在《明日之子》里当导师时,因为学员即将文兆杰被淘汰,华晨宇忍不住眼泪就落了下来。

华晨宇哭了,他觉得文兆杰不应该走,他觉得不公平。可是他也做不了什么,所以才会留下悲伤的眼泪。

文兆杰的音乐不被认可,其实更像是华晨宇从前的模样。

没有尚雯婕当初的力保,谁又能看到这个不被理解的少年呢?

一路披荆斩棘走来,谁的内心不是在痛苦磨炼中成长。被看到是幸运,不被看到的,不知还要挣扎多少个日夜。

华晨宇之所以拿了冠军之后,有那么多人议论,无非就是一点,没有满足大众的客观需要。

华晨宇的歌曲虽然比较另类,但却含有强大的爆发力。

歌曲《异类》是华晨宇鲜明的态度表明,如同他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则是他送给抑郁症患者的一抹温柔。而《烟火里的尘埃》刚开始时,曾一度惊艳了无数人的耳膜。

可是,随着华晨宇的创作风格稳定后,喜欢的人觉得这是精巧的创作,不喜欢的人只会觉得你是在一味的炫技。

因为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所以,华晨宇注定不能满足大众。

拿了歌王后的华晨宇,并没有说他就是无敌了,就是王了。他也依旧是需要不断学习精进的存在,歌王只是对他的一种鼓励,一种认可。流行与小众,本身没有错。


四,请不论输赢


在《我是唱作人2》里,马頔虽然走了,但却留下了很棒的音乐。

拿不拿冠其实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节目里,有没有收获一份新的感动,新的共鸣。

对于华晨宇,我只觉得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并且,未来也会有更多形式的音乐风格出现。

不管是哪一种创作风格,都是能吸引人的存在。

与其关注创作者,倒不如关注作品本身。毕竟,最先打动你的,不是人,而是音乐本身。


END

作者:七洲天,唯心不易创作者。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