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丛觅珍》续,农村婚姻状况今昔谈啥原因导致了许多剩男剩女

农村婚姻状况今昔谈

啥原因导致了农村许多剩男剩女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男女婚配,任何人是无可避免的。特别是我们的国家,是从封建社会过渡过来的,人们的封建思想残余,在头脑里根深缔固,农村中人们对传宗接代更是重中之重。男女一到结婚年龄都要成双成对的组成各自的小家庭,古时,有的甚至在孩子一生下来就定了娃娃亲,就连那些未婚早亡的末昏男女,也要抬上棺材办个冥婚。

农村青年,过去对于婚姻之事受父母制约,没有自主权,一般都在父母呵护下一手操办,听从父母之命,媒约之合。父母都是根据各自的家庭情况,给孩子们就地挑选个门当户对的,条件好的选的要早一些。其它一般的也都能找上对象。就是身心有缺陷的,家庭条件差的,那怕是远离十里八乡的也会找上个对象的。还有换亲的

致于找什么样的人,年、人品、家庭条件、经济条件、家庭人员品德等,一切全都经过父母明查暗访,最后见面,一捶定音。但是,一旦拜堂成了亲,可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定下了终身不可变动的。如半路上遇上谁离异,就会遭到唾弃,让人笑话,弄个身败名裂的。

农村人过去在举办婚礼上,大都是千篇一侓的,今天回想起来还真让人怀念。记得六、七十年代那段时间,男女定下了亲后,到典礼当天,男方将洞房装扮的一新,叫上亲朋好友,准备好婚宴,左邻右舍也都来帮忙,瞧那个场面气派劲呀,有多么的热闹。女方则乘上牛拉的彩蓬车,后边跟着的是抬着小家庭整套的生活必须品,桌椅呀,箱柜呀,洗脸盆、洗脸架,衣服、被褥等等,还要在箱里装上一些私房钱。

农家办婚事,包括生了孩子后‘吃面’办喜事,都是根据各自的家当,尽力而为,不会因此而倾家荡产的。

可是,在农村这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三十左右的未婚青年多起来了,农村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些文武双全的白马王子,怎么会被忽视了哪,是时机不到吗?在过去,农村青年凡是超过二十四、五未婚,就被视为超龄啦,就会被人议论,可今天超过二十八、九还没对象,却让人习以为常了哪,这在目前,除了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还有许多社会上的种种原因:

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富强了,人们经济条件好了,生活幸福了,青年人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原本农村的青年,外出打拼、创业,甚至出国留学,有的还改成了外国藉,原有的‘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的格局,被打破了,过去农村那陈旧的婚配观念,被彻底改变了,农村青年从被‘父母包办’的婚姻中解放出来了,不受制约了,他们从农村‘飞出去了’,那些还想按过去那‘就地取材’想法找配偶的,可没指望了。

农村结婚的旧观念被打破了,青年男女‘自由结婚找对象’了,这是我国刚解放就已提倡的,如今则更进一步了,婚介所、广告招亲、网恋、上媒体公开相亲,成了时尚,这让那些思想落后,胆小的青年,靠边站了。

高消费的今天,男女青年对婚姻的理念也有很大的变化,过去结婚组成小家庭,只须添置一些简单粗放的傢俱就行了,现在要求太高了,什么车子、房子、票子都不在话下,他们都清楚,要结婚生子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加上人们平时`都十分赶时髦注重于自身外表形象,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上,已经消费了不小的资金。致使一些青年,一提到结婚就害怕,‘望婚却步’。

新时代,新青年,他们思想境界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高,婚后的青年男女,在对生活上的观念认识,少有不同,一产生隔阂就容易造成离异,有的甚至新婚不久便离异了,离婚,再婚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了,这也给还未结婚的青年造成了不便。

农村有些优秀青年,以自身条件,对婚姻选择上要求的条件过于苛刻,稍有不合己意,就拜拜,错过了好多机会。因把握不住机会,一错再错,拖的年龄大了。

今后,如果西方盛行的那种‘独身主义’和‘同性恋’,形成潮流那一天悄悄的摸进了我国,然后再象瘟疫一般的传播开来,那可更可怕的了,到时“男婚女嫁,繁衍生息” 这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所以说,我们大家都要理智的,正确对待婚姻、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