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还有个地方称“中国”,坚称在中国之前命名,曾扬言绝不改名


大家都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名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据目前可以考证的史书记载,“中国”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铭文中涉及“中国”一词的原文是这样的,“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注意,这时的中国只代表一个区域,当时的“中国”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古代对外官方文件中首次使用“中国”自称,始于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比如朱元璋就在给日本的国书中写道,“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按理,“中国”一词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可世界上有个国家境内还有一个地方叫“中国”,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本州岛西部的山阳道、山阴道地区,被称为“中国”。据日本史书《太平记》记载,足利直冬曾被委任为长门探题,他也管治著山阳道的周防、安芸、备后、备中及山阴道的出云、伯者、因幡等国,结果大家称足利直冬是“中国探题”。

这里插一句,所谓的“探题”是日本室町幕府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之一。当时的日本全国有九州探题、西国探题、奥州探题和羽州探题四职,这些职位的权力非常之大。此外,在描述日本古代以及天皇家族的《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中,将出云国地区称作苇原中国,这也有可能是该词的语源之一。

众所周知,古代日本受中国影响深远,尤其唐朝文化的影响,于是日本就仿效唐朝的做法,将全国分为全国分为五畿七道共六十八国,“凡诸国部内郡里等名,并用二字,必取嘉名”。按照人口数量多少分为“大国”、“上国”、“中国”和“下国”四等级;按照驿站和京畿的远近,分类为“近国”、“中国”和“远国”。这样的行政设置,大约从公元10世纪左右正式开始,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中国”地区在历史上战乱很少。这里也是除京都外,文化艺术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因此,不少日本学者认为这是名字起得好。在中国强盛时期,由于文件上出现相同名字,交流出现一些障碍,但日本方面绝不改名,还声称他们是最先叫这个名字的。

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后,事情有一些巧妙的变化。尽管当地民众口中多称“中国地区”,可官方文件却悄悄改成“山阳山阴”,目的是减小中国的影响。山阴则为鸟取县、岛根县两县,面向日本海。而山阴则为鸟取县、岛根县两县,面向日本海。

参考资料:《日本国史》、《古事记》、《日本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