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耶穌的五種人,你屬於哪一種?


縱觀主耶穌的一生,會發現,祂似乎分別在兩個時期特別的受到眾人的擁戴。一個時期是在主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奇事之時,另一個時期是主耶穌最後一次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主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時,正處於祂在世工作的前半期,由於祂在此之前已經行了很多的神蹟奇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所以那個時候的主耶穌非常受人的歡迎。幾乎每到一處,都會被擠得水洩不通。

特別是在主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使數萬人吃飽之時,名聲變得更為響亮,追隨祂的人數以萬計,數不勝數。按理來說,出現這種景象,主耶穌應該會非常的歡喜,因為祂道成肉身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萬人來歸向祂。然而,主耶穌卻對此顯得極為謹慎,甚至會有意地去躲避他們。這是為什麼呢?根據聖經的記載來看,因為當時多數人追隨的動機是不夠純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人:


第一種人

///

為了看神蹟來追隨祂

///

早在主耶穌還沒有行五餅二魚神蹟的時候,使徒約翰就說的很清楚,當時有一種人跟隨主的目的是為了看神蹟奇事:“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 (約6:2 )在當時,這種情況是極為普遍的現象,除此之外,使徒馬太也記載了相似的現象。(參太12:38)說白了,他們追隨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看看神蹟奇事,別無其他,根本不會由此更深的認識主耶穌。


第二種人

///

為了私利抱負來追隨祂

///

當主耶穌行完五餅二魚神蹟,使數萬人吃飽之後,各人對主耶穌及這個神蹟的解讀也就隨之出來了。有一種人,從這個事件中看見了可以實現自己私利抱負的機會,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強逼主耶穌作王:“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6:15)這種人是要主耶穌做世俗的君王,明顯誤會了主耶穌道成肉身的目的,所以主耶穌快速的逃離他們,免得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種人

///

為了吃餅得飽來追隨祂

///

這種人的動機是在主耶穌行完五餅二魚神蹟之後的第二天顯現出來的,當時祂來到了迦百農,眾人得知後,也快速到迦百農去找祂,希望能夠像昨天所經歷的那樣,可以不用勞力,就得著免費的飯吃。主耶穌當然知道他們的心意,所以就開始指出他們的動機不純正:“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 (約翰福音 6:26 和合本)

並且,也勸勉他們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 (約6:27)相信這次主耶穌不會再次行神蹟,使他們吃飽,不然就會誤導了他們,誤以為主耶穌就是專門給人飯吃的先知。(參約6:14)其實,主耶穌道成肉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人屬靈的糧食吃,只是他們不能夠理解和接受。(參約6:51-52)


第四種人

///

為了錢財來追隨祂

///

雖然主耶穌在當時所建立的團契沒有什麼錢財,甚至有時候連睡覺枕頭的地方都沒有。(參太8:20)但是,有些人還是會為了錢財來追隨祂。主耶穌在本篇教訓的最後就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猶大。主耶穌把他的追隨定義為魔鬼式的追隨,為什麼呢?使徒約翰解釋了原因:“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約6:71)顯然,猶大追隨主的目的是為了金錢,這也是賣主的原因,難怪主耶穌會把他定義為魔鬼式的追隨。


第五種人

///

為了永生之道來追隨祂

///

當主耶穌把自己道成肉身的目的講清楚的時候,就有很多的人離祂遠去,有的人聽不懂、不接受、甚至是厭棄,總之離去的原因也很多。對此,主耶穌可能很傷心,畢竟有很多的人距離救恩是那麼的近,卻最終又與救恩失之交臂,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所以,祂轉過來又問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約6:67)

對於主耶穌的問題,彼得作為代表來回答,他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 (約6:68-69)顯然,彼得回答的很正確,言簡意賅,非常符合主耶穌的心意,因為人追隨主耶穌的目的就是因為祂有永生之道,在祂裡面可以得著永生,這也正是我們追隨主耶穌的原因。

以上所列舉五種追隨耶穌的人,僅是使徒約翰在主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前後,所明文提到的五種人。相信在現實中,還會有更多懷有不同目的來追隨耶穌的人。(參太16:13-14)不管眾人懷有多少的目的來跟隨主耶穌,但,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如彼得的回答,主耶穌有永生之道,來追隨祂,就是為了得永生。


除此以外,其他追隨的動機都是不良的,都是需要被矯正的,不然,就會像當時離開主的那些人一樣,竹籃打水一場空,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所以,在追隨主耶穌的這條道上,人人都當謹慎自守,絕對不能讓其他的動機交替地佔有了我們的心,當像《箴言》書作者教導的那樣,要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內心當中要純潔乾淨,絕不能被一些殘渣所汙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