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能发大财的只有一种人:一辈子牢记十六个字,多次被验证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股友并不明白什么是投资。他们脑中的投资仅是百度上的定义式的和直觉式的,缺少真正的思考。

我先用一句话抛出一个投资的概念——投资就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以获利为目的行为。

如果你不认可这句话,那么我这一篇文章你读完了也是白读。因为你会认为我在胡说。

我在这里先假定你认可了我上面的这条投资的定义。所以我接着讲:

投资并不是根据清清楚楚的事实来进行推理和交易,投资是根据规则和逻辑进行交易的。

因为投资中从本质上是无法得到完全的信息的,因此你必须按着假设的前提进行推理和思考,而不是真正的完全的事实。比如昨晚在群中争论的关于中联重科的事件问题。事实是怎么样,我们无法猜测,也无须猜测,在交易中重要的是按着规则来行事,而不是按着“事实”来行事。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事实”。比如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时,他只能根据年报进行分析中石油的前景,即便去调研,可能调研回来的人得出的结果也未必完全一致。他必须相信财务报表,他必须按着“规则”假定这个报表是真实的。然后他根据这个报表进行分析和推理再决定是否购入中石油。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得到完全的信息,即便公司董事长也时常不能确定自己明年的业绩到底会如何。如果你不信任财务报表,不信任会计事务所。那你还能信任什么呢?即便其中有的事务所肯定会造假,但是在没有发现明显证据前你还是要必须相信它。因为你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炒短线有炒短线的规则,炒长线有长线的依据,但这些可能都不一定是你所看到的“事实”。

炒短线的规则是追热点,即羊群效应。你要想短线上赚钱,你必须看大家买什么,大家认为什么好——这就是规则。

而大家看好的东西很多都不一定是事实。有时即便你很清楚事实是怎么回事,你也要无视事实才能赚到钱。

炒长线则更要无视“事实”。

眼见为实,在炒股中没有多大用处的。“规则”才是炒股最应信任的东西。

因为你永远有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地方。即便你能看清眼前的事实,你也看不清与它相纠结的直接的间接的各种复杂联系。

只有“规则”才最接近“事实”。

又如你姓王,但是有人质疑。于是你就拿出身份证来。可是那个人说,你这么王姓可能在你父亲那里就是假的。于是就需要找你父亲来对质。但是谁又能证明你父亲没有造假呢?只能是找你爷爷。可是谁能证明你爷爷没有说慌呢?只能找你太爷爷。这样找下去,即使这些人都活着也无法证明你到底姓什么。因为这证明是穷尽的。要想证明你信王,你最终必须的找出一个公认的无可怀疑的证据来,但这个是达不到的。你只能假定某个人或某一环节是真实的,才能终结这无穷无尽的证明。

再举个例子:足球比赛的判罚必须最终要相信裁判的,即便裁判的判罚可能是错的。但这是个使比赛能进行下去的“规则”,如果不这样,比赛就踢不下去了。

在证券投资中会经常出现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或模糊 矛盾的问题,经常是搞不清真相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投资?必须要按着规则来投资,你必须要相信规则,即使它有可能也会搞错。因为你的所做要符合大数法则,而这个规则就是大数法则的实际应用。

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大数法则,那就请百度下吧。

再回到巴菲特。巴菲特兴致勃勃的看着财务报表,他可能不知道里面有的数据是造假的,但是他宁愿选择相信。因为他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他的逻辑是大多数的报表是真实的,大多数的公司是诚信的。他的信仰是世界经济会越来越好。如果不是思考这样的话,他为什么要做长期投资呢?

其实巴菲特的价值分析与技术分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1 二者都要先假定一个真实有效的规则

比如趋势派要假定股价会沿着趋势运行,巴菲特要假定公司发展未来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2 二者都不具备真正的“预测”功能

技术分析看到是现在的趋势和指标,巴菲特看到的也是现在的公司经营数据,二者都没有千里眼能真正的看到未来。二者进行的其实都是一种概论预测而已。

3 二者其实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技术分析的参数选取是有一定主观性的,基本面分析的估值也是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的。正如不同的技术分析者会选用不同的参数,不同的价值投资者也会采用不同的估值方式。不同的价值投资大师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会相差的惊人。估值其实是一种艺术,并不是什么科学。技术分析也是如此。

4 二者本质上都是一种技术模式

说技术分析是技术人们易于接受,其实价值投资的方法也是一种技术活。看懂财务报表难道不是技术吗?通过财务报表举一反三提出质疑和思考难道不是技术吗?都是可以进行一定量化的技术。

5 二者都可能会预测错误并止损

技术分析进行止损,大家都认可。可是价值投资者也会止损,有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事实上巴菲特等价值投资大师不止一次的看错股票并进行过止损,当然价值投资的止损幅度将会是巨大的。

为什么巴菲特能取得重大成功而技术分析者则鲜有发大财的呢?

原因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巴菲特了解投资的规则并知道自己价值投资方法的弱点并能给给予一定的补正。而绝大多数的技术分析者并不懂炒股的规则更不知道自己交易方法的弱点,并不了解投资的本质。当然就很难成功。

懂得了投资的规则即大道自然可以无往而不胜。就如《道德经》所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投资的原理,要么盲目崇拜巴菲特,要么膜拜什么波浪理论或缠论。好像二者必须要二选一,要进行占队一样。其实投资很简单——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按着大数法则下的规则做正确的选择而已。在这个层面看,技术分析与价值投资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有个人提出交易方法的学习要因人而异。看似好像很正确。但是达到这点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懂得什么是投资。投资的原理不会因人而异,投资的本质不会因人而异。如果投资的最基本法则都不懂却大谈什么交易方法因人而异是不是个笑话?就如写毛笔字连最基本的笔法都没练好,却硬要练出自己的风格来,你说是不是扯淡。

无论是你用任何交易的方法包括价值分析都必须先理解投资就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做正确的选择。如果这都不理解,你的交易技术就如“天外飞仙”一样漂亮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投资成功

牛股形态——单阳不破

“单阳不破”的定义

在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存在买方和卖方两个市场,即多空双方。只要有多空的存在,多空双方就会有力量的强弱变化,你强他弱就形成了波动,有了波动就有了形态,形态进而形成趋势。因此根据多空强弱的变化所形成的形态总结出来的单阳不破战法。

“单阳不破”具体的K线表现形态为:一根大阳线出现后,其后6-7根K线横向盘整,并且所有低价都没有击穿该阳线的最低价,这就是“单阳不破”。


“单阳不破”一旦有效形成,其调整时间不会超过8根K线(如上图所示),通常会运行到第6根K线便进入启动期,行情随时会拉升而起。“单阳不破”会形成最安全的买点,即一根阳线出现,其后7天调整未破其底部,说明市场内在上升力度强劲。即使走势失败,也能顺利出局,风险极小。

运用“单阳不破”能极高概率的捕获拉升股票,但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不是万能的,为了规避市场潜在的风险,在运用时必须有严密的规则制约。“单阳不破”K线组合是上升力度强劲的趋势一种形态特例,并表现出极稳定的启动时间规律,借此我们能有效的抓住阶段行情的升势。

牛股形态——小鸟依人

小鸟依人:股价经过充分的整理,突然发力上攻,成交量急剧放大,当天以巨量中阳或大阳报收,第二天,股价平开低走或低开低走,给人以走软的假象,当天通常以缩量小阴小阳报收,这是拉升前的震仓,并非股价走软。

牛股形态——黄金三角

形成原理

股价每次上升到某一水平价位,便呈现出相当强大的卖压,每次股价上升到该水平价位便告回落,但由于市场的看好该股,逢低吸纳的买盘十分强,股价每次未回至前低后又反弹,致使下探低点越来越高,若将每一个短期波动高点连接起来,便可画出一条水平阻力线,而每次短期波动的低点则可以连接出另一条向上倾斜的线,这就形成了上升三角形。

黄金三角这一K线的买点切入位置就是三角的底部,即跌到跌不动的时候,那么卖出的位置自然就是三角的高位。

新手套头部,老手套反弹。盘势逆转后,会跌到哪去没人知道。月线、低档支撑点参考就好,一个支撑只测试一次,不要认为就是支撑。

最简单的方法,看均线。我习惯看短期均线,配合买卖张差、均买卖、和k线图。多看图,配合消息面的运用(注意,是看消息的出现时机、消息的内容、及消息给人的感觉,而不是去听消息,能做到对消息悠游自在、运用自如就是高手了),还有看反弹幅度,没错都需要经验,但准确率极高。

做多者,最大致命伤就是追高!要避免被套牢,最佳的方法,就是买在波浪底部:

1、上升浪时,急跌买进,此乃绝佳发财契机,为高手的绝招;

2、盘整时,急跌买进,完全正确;

3、下跌浪时,急跌买进,你确定要买吗?你真的确定要买?此时风险甚大,但机会也大,因为急跌时常有急反弹,但也常弹不起来,被套牢机会很大,一旦被套牢,千万不可久留,否则,下场自行负责。在盘完后,第一个急跌完成,跌势确立后的“第一个”反弹,为抢反弹第一时机,机不可失,也是放空者先回补的第一时间,记住,下跌浪中只有这一个急跌抢反弹是最安全的,其它都很危险。

在下跌浪时,找支撑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速度大3倍。因为,恐惧比乐观还可怕,况且底部确认不易,需同时看个股及大盘。我认为静观其变,静待落底,如此简单。

做空赚的快,做多赚的多。把这句话衍生一下,高档不跑赔的快,低档不买赚的少。

认赔杀出要很多勇气,可是对你以后绝对利多于弊。“你已经在做保护部位的动作”了,你做到了减少亏损扩大的正确事情!

趋势不会因为你拉了个伙伴就会反转。风险不是在现在才要衡量啊,预防胜于治疗!

其实只要方法正确,就算对交易只有大略的了解,也能成功,但真的会用正确方法交易的少之又少,交易成败的关键在于决心与毅力。

绝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少数某几笔交易上,据分析,趋势明显时,他动用他大部份资金,不断加码;趋势不明显时,只动用少数资金,短线少量进出,目的是不想失去对市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