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6分钟,229人全部遇难,罪魁祸首竟然是电脑电线

1998年9月2日平常的一天,由美国纽约飞往瑞士日内瓦的定期航班,这次航班的机长是齐·默尔曼,副驾驶是施特凡·罗。执飞的机型是麦道公司最新的MD-11,瑞士航空为了提高竞争力,率先在头等舱推出个性化互联网服务,头等舱乘客可以上网,看电影甚至还可以刷信用卡赌钱,这对于无聊的长途飞行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20:18

塔台:“跑道清除,可以起飞”

机组:“收到,瑞航111”

大西洋时间

21:48

默尔曼:“航管中心,我们在330空层”

航管:“收到,请注意有微小乱流”

罗副:“你闻到啥了吗?”

默尔曼:“闻到了,那是啥?”,“我来操控飞机,你去看看咋回事儿。”

罗副驾看了看空调孔,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回到了座位上。

罗副:“没有啥问题,一切都正常”

由于加热,空调系统经常冒烟,但都不是大问题。

罗副叫来了乘务长

罗副:“你有闻到驾驶舱有烟味儿吗?”

乘务长:“欸,有欸,我闻到了”

默尔曼:“客舱里有吗?”

乘务长:“没有,客舱里一点都没有”

默尔曼:“时有时没的,关上空调吧”

机组不知道的是,驾驶舱后侧夹层中正发生着严重的问题。

22:13

罗副:“咋回事儿?又有烟味儿,烟比刚才还多了,备降吧,看看到底什么问题”

默尔曼:“你找找最近的机场”

罗副:“波士顿就在附近”

驾驶舱的烟越来越浓了,默尔曼联系了航管中心。

默尔曼:“瑞航111紧急求救【Pan Pan Pan】,驾驶舱内有烟,立刻返回最近的机场。”

航管:“下降到310空层”

默尔曼:“310,收到”

航管:“,瑞航111,能在哈利法克斯降落吗?只距离你们30里”


发布求救信号后1分钟

罗副看着越来越浓的烟,“机长,我们最好还是带上氧气面罩吧”

默尔曼:“我们决定飞往哈利法克斯”。

航管:“下降到290空层”

皮科洛负责低空层的飞机,他接管了飞机。

默尔曼:“罗,慢点,注意下降速度,不要太快”

发布求救信号后4分钟

默尔曼通知乘务组:“通知乘客,我们要在20min内降落在哈利法克斯,我要开始逐项检查”。

根据瑞航的规定,默尔曼需要执行冒烟的检查,这些检查需要花费约20min。

发布求救信号后5分钟

默尔曼:“我检查的时候,你帮我操作下无线电”

罗副:“频率为119.2”

皮科洛:“建议你们从25000英尺降到3000英尺”

但罗副想在客舱清理完之前保持在8000英尺,机长也决定维持高度。

皮科洛从机组的反应看,觉得应该问题不严重。

皮科洛:“那你们就落在第6跑道吧,我引导你们”,“左转30°”

发布求救信号后6分钟

默尔曼呼叫乘务长,帮他拿机场资料,他不熟悉这个机场

乘务长:“需要什么帮助吗?机长”

默尔曼:“耽误你一会儿,请你帮个忙,帮我拿一下飞行包,我够不到,里面有哈利法克斯机场的资料”。

乘务长宣布飞机将改道飞行,仍在正常飞行中,乘客们并不惊慌,客舱里也没有烟。

22:21

皮科洛:“瑞航111,方便的话麻烦报一下人数和油量,机场好应对部署”

默尔曼:“现在有230吨燃料,我们必须要放些油,在这儿可以放油吗?”

皮科洛很吃惊,这么长时间内还没完成放油,他打算引导飞机在30里远的海湾放油。

罗副:“我们能不放油降落吗?”

默尔曼:“不行,得放油,转向掉头”

罗副:“瑞航111,我们要转弯向南放油”

皮科洛以此判断飞机上的情况应该还好,都还有时间掉头放油。

皮科洛:“左转,200度飞行,做好准备后通知我,到时候距离机场25里”

罗副:“我们将到10000尺放油”

皮科洛:“你们飞到海面我通知你”

罗副:“你在进行空调冒烟的紧急检查吗?”

默尔曼:“对”

皮科洛:“麻烦再讲一次,没听清”

罗副:“不好意思,我在和机长讲话”

皮科洛:“ok”

罗副:“飞行速度降到306节,要水平飞行吗?”

默尔曼:“你自己看着办吧”

皮科洛:“瑞航111,继续左转,180°,你们将距离海面15里”

默尔曼:“收到,左转,180,保持在10000”

罗副:“客舱汇流条关了吗?”

默尔曼:“关了!”

因为关闭了客舱汇流条,客舱的所有灯光关闭,乘务组打开电筒安抚乘客。

紧急求救后9分钟

乘务长:“灯光暂时关闭,待会儿落地后有手电筒帮助大家,不必惊慌。”

皮科洛:“如果你们想快点落地,请呆在方圆40里内”

罗副:“好的,可以,请问啥时候可以放油?”

紧急求救后10分钟

突然,飞机显示警告信息,警报声响起,而且表明是重要系统有故障!

罗副:“关闭自动驾驶!”

默尔曼:“收到,关闭自动驾驶!”

情况越来越糟

罗副:“一万……,一万一,九千英尺”

皮科洛:“瑞航111,你们可以停留在5000到12000”。

各个系统逐个失效,驾驶舱陷入恐慌!

机长和驾驶员同时说话加上信号干扰,皮科洛没有听到什么重要讯息。

罗副:“我们正在放油,我们必须立刻降落!”

皮科洛:“你们和机场的距离只有几里了”

罗副:“瑞航111发布最紧急求救Mayday!”

驾驶舱一片混乱,30秒后

罗副:“所有显示器都坏了!我们只有用备用仪器飞行了!保持在330空层”

机长看着驾驶舱冒烟的火势起身赶紧灭火。

皮科洛:“瑞航111,你们可以放油了,放油完毕通知我”

皮科洛:“瑞航111,你们可以放油了”

皮科洛:“瑞航111?”

…………

皮科洛:“瑞航111?”

…………

皮科洛:“瑞航111?”

…………


飞机没有再发出任何消息,直到6min中后,海湾附近的居民听到一声爆炸巨响!


没人知道机上229人是怎么度过的这绝望六分钟。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海面漂浮着上百万件碎片,搜救人员只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尸体。加拿大展开了本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搜寻调查计划。



1998年9月3日

第一阶段

人工潜水搜索,打捞。

1998年9月12日

第二阶段

利用海军机器人进行水下搜索,这次发现了黑匣子,但那时各项数据都还是正常,FDR和CVR都没有记录最后6分钟的信息。调查人员也就无法得知失火原因。

1998年10月13日

第三阶段

通过打捞船陆续打捞河床的残骸,引擎和起落架相继被捞出。


瑞航111残骸


1998年10月21日

第四阶段

TSB,波音,瑞士航空和加拿大皇家警队组成联合调查组。

在检查长达250km的电缆时发现了重要线索,指出了本次火灾是由电弧引起。

根据金属的烧灼痕迹,起火点就位于罗副驾驶的后方。

调查员详细分析了飞机的线路图,找出电弧的真正元凶:“头等舱电脑娱乐系统”,这套系统耗电量巨大,产生大量热量,但是存在一个巨大的Bug,这套系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关!本来机长关闭客舱汇流条后,客舱的所有电力应该中断,但是娱乐系统仍然在工作,产生过多热量。TSB认为不仅仅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火势蔓延的如此之快?

1998年11月4日

第五阶段

TSB决定用残骸来重建飞机,通过重建的模型发现,火苗是由驾驶舱烧到了头等舱厨房,有些金属在600度左右。


重建飞机模型


1999年9月

TSB租用荷兰巨型打捞船,将飞机的小金属碎片连同河沙抽上岸。

1999年10月

他们发现一段沾有可燃物的电线,调查人员转向材料的可然性,发现飞机的隔热隔音材料有助燃性。

最终真相大白,由于电脑娱乐系统电线产生电弧,导致可燃物燃烧,进而火势蔓延,TSB分析即使在发布求救信号后直接飞往机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降落。


后续:

1,空难直接导致瑞士航空破产。

2,国际明航界禁止使用PET隔热层,并且其他材料都需要满足防火的新标准。

3,人们为遇难者们立碑以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