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评传(一)


作者:刘凯

受《秦俊研究》组委会领导的盛情邀约,写一篇关于秦俊老师的文章,遇上这么大的课题,这么大的人物,我夜不能寐,我胆颤心惊,我忐忑不安。

久闻秦俊老师大名,拜读其大作无数,但却真正未曾谋面过。接到通知,我只能查百度,跑图书馆,寻找关于先生的全方面系统介绍的信息与资料,不写不说,既然写,就要写出靠谱、地道、接人气的成分来。

听研究会的朋友介绍,秦俊老师,邓州人,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老乡,更是好感强烈,印象俱加,亲切无比,亲近益深。竟然都是喝着邓州水,吃着邓州粮,晒着邓州太阳,枕着邓州土地,又一步步走出邓州境地的历史学者与专家。

我生在邓州,长在邓州,工作在邓州。我的根在邓州,脚下的土地就是我的魂。我的家庭是个知识分子、教育世家,从老家的门楣上镌刻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就可以看出,我的先祖、祖辈、父辈都是浸润在知识的海洋里,喝过墨水的文化人,以致于走到今天,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条革命战线上,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着。


受祖辈人的影响,一代代、一辈辈都非常看重知识,虚心请教,耐心学习,爱好文学的人,家族中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继大有人在,形成一辈赶超一辈之势。

就是受这种家庭的氛围影响,从父辈口中得知,在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地上,曾经走出和近新走出了多位文学大师,如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周学良、周学忠、周熠、粱鸿……等等太多的名家学者与专家,影响宏大,意义深远。在全国久负盛名的中原盆地“南阳作家群”,最大的血液与支撑,皆有邓州人相当大的影子与实力。

秦俊,河南邓州人,国家一级作家,历史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继二月河之后又一位注重通俗性和大众化的“南阳作家群”的代表人物,是科技拨尖人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五一”劳动奖章所得者,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其事迹被收入《中国文艺家大辞典》和《当代中国青年学者大辞典》等。

看着这闪耀眼睛的众多光环,总感觉自己的笔有些薄弱与稚嫩,但心中坚定自己有一种对文学的崇拜与虔诚,虽然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没有偶像,没有追星,没有释佛道的信仰,却对文学师家一直向往与崇敬,因为自己也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文学爱好者。

上网查了百度,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秦俊老师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挑灯夜战,甚至无数次创作至黎明时分。让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是,《汉武大帝》《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大宋天子赵匡胤》等十八部历史小说,近千万字,他是当今名副其实的高产作家,在这些枯燥乏味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各个阶段时期的一切史实真相示众,给人们送来了不一样的精神大餐,可喜可贺,可歌可泣。这些作品已经畅销到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深受海外华人的欢迎与青睐,也使他成了响誉海内外的知名中国作家。

近日,欣闻秦俊创作“大汉帝国”系列长篇历史小说《汉高祖刘邦》时,曾有媒体记者提问,“中华五千年这么多皇帝,您为何以大手笔用七十多万字来写刘邦的?”

秦俊沉思片刻,不加思索,顺口即答,“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英豪,争夺天下,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作为一个毫无家族背景,也无‘奇才大能’的布衣平民,汉高祖刘邦能够在纷乱激烈的争斗中,脱颖而出,击败群雄,建立大汉王朝,既是历史的偶然,亦却成为历史的必然。”

秦俊看到听者茫然若失的眼神,马上接着说,“因为刘邦这个人物比较传奇,历史上对他评价褒贬不一。所以这部小说创作时间比较长,历时三年有余。刘邦可以说是五千年华夏历史长河中第一位从农民而晋身帝王的。像萧何、张良、韩信这些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少见的成功人物,刘邦却能统治率领他们,为建立大汉帝国出力献策,建功立业。没有这几个人,没有他知人善任,就不会有大汉帝国的成立。他既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同时又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捭阖斡旋于天下的纵横大家,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

他又说,“刘邦作为历代统治者最为推崇的封建君主,以及后世专家学者首肯的高明政治家、企业高管高度评价的领导管理者具有的独特魅力。”

听了秦俊一番对创作的感受与体会,让在场的人员都忍俊不禁。他高屋建瓴,他帷幄在胸,他站在历史的高度,运用作家的独特视野,从内心深处蕴涵的丰富写意上,绘制蓝图,用通俗的语言,站在平民的角度,写就一幕幕历史大剧的。

被称为清宫帝王作家的二月河老师曾经称赞:“秦俊的作品是以朴实通俗见长于文苑,忠于史实而不泥于事实,工于绘真且不拘于传闻,寓雅言于俗务,文笔干净畅晓,于老辣中见纯朴,通俗而不庸俗,乡土而不泥土,从众而不媚众,入雅而不佞雅。”二月河给了极高极雅的评价。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曾经评价:“河南历史题材小说已经形成三驾马车之势,姚雪垠、二月河的精致来叙述历史,刘震云的现实眼光反映历史,秦俊是以民间的眼光来解读历史。”这也是秦俊成了解读历史的民间掌门人,开山始祖第一人。

人民网也在跟踪报道:“中原写帝王的有三位作家,各有特色。姚雪垠站在阶级立场写闯王,二月河居丹陛之上写皇帝,秦俊却以民间的角度写帝王。”

二月河老师走后,是“南阳作家群”的一大损失,可谓半璧江山。好的是还有秦俊老师这位领头羊,老黄牛般孜孜不倦,从不懈怠,一直奋战在作家群的最前沿,为南阳的文学文化界贡献着毕生力量和所有精神,让后来者,有参照,有膀可依,有肩可偎,使文学爱好者有榜样的力量,树起了标杆作用。

得知秦俊老师在史志办部门工作,了解到南阳修志工作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通报表扬,十几年来,市地一级修志工作受到全国通报表扬仅此一家的战绩,这与他的正确决策和领导是丝毫分不开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本来全市较混乱的单位一跃变成各级先进,与他的付出挂钩,成正比的。立足史志部门,整理各段历史,也是秦俊不断创作历史大剧的土壤与血液,更为创作、创新、创意出历史小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站在农民的角度,解说通俗历史故事的根本。

听说秦俊老师仍正在创作一部什么大剧,我不了解,但透露一点儿的是,他想利用工作间隙里有限的时间,在身体还倍儿棒的情况下,有生之年,留给后代更多的优秀作品,让未来人探讨、研究与感触。

曾在少不更事时,就看到过根据秦俊老师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别廷芳传奇》,也因此荣获当年的河南“大河杯”之三等奖,那是我最初接触秦俊老师的时候,只知道是位名人,是位大家,是位名人大家,没想到多年以后,能够拜读和欣赏到他更多的优秀作品,欣慰之至。

当我接到《秦俊研究》平台的通知时,我内心既激动又愉悦,激动的是多年仰慕的对象,原来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幻飘渺的,我掐一下自己的大腿,有痛感,很真实;愉悦的是,这么有影响的大腕,原来就在我身边,伸手可以触摸到,并且有机会还能见一见崇拜多年大师的庐山真面目呢?我翘首以待,那个美好时日的到来。

这次成立这个《秦俊研究》,很有必要,也是我多年的梦想,能够付诸实践,值得推崇与宣扬,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我们中原的大地上,又诞生一位璀璨的星星,照耀着无限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