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帶走了什麼?

大侃歷史


唐朝鑑真不顧當時政府的反對,偷渡去日本,把當時先進的社會科學文化技術傳給了日本人,為日本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建立了中日之間的友誼,這倒是無可厚非,但是不該連同珍貴的名人字畫《喪亂帖》“偷”去給了日本。

鑑真(688年—763年)俗姓淳于,揚州江陰(今江蘇揚州)人,14歲便在揚州大雲寺削髮為僧,22歲受戒。他早年雲遊長安,洛陽等地,26歲起住持揚州大明寺,專說戒律,此後積極研究建築、雕塑、醫藥等,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高僧。後來,受日本邀請先後五次東渡沒有成功,最後於754年1月23日成功到達日本。763年在日本去世,享年76歲。

鑑真為什麼下那麼大的決心冒險也要偷渡去日本?

關於鑑真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的東渡去日本,幾經失敗還是不死心,其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下面兩個:

第一個是日本非常需要他去傳授佛法。

自從日本和唐朝在白江口之戰後,被打得慘敗的日本開始不斷地一面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一面在其國內進行重大改革。

在改革過程中,很多日本人為了逃避賦稅而自行剃度為僧,因為當時日本有規定,進了佛門就不用繳稅。為了逃稅而紛紛皈依佛門,這如何得了?於是為了控制佛教,日本上層參照了唐朝的受戒制度。聽說唐朝實行受戒,必須由著名佛師主持儀式,通過考試才能確定受戒資格。在這種情況下,於是日本派遣唐使來唐朝聘請戒師。

再說,鑑真也想起了關於中國南嶽慧思禪師轉生為日本王子的傳說,以及日本長屋王子崇敬佛法,並親贈袈裟給中國僧人的故事,使鑑真非常受感動。這是鑑真鐵了心要去日本傳播佛法的首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唐玄宗時期出現了興道抑佛的浪潮。

經過南北朝到唐朝這段時期,道教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規模和信仰人群,而且唐玄宗個人非常信仰道教,他始終把振興道教當做自己的責任,所以唐朝社會上出現了興道抑佛的浪潮。在這種情況下,鑑真決心去日本弘揚佛法,發展新興的佛教國家。

鑑真沒有經過唐朝官方的同意,前5次不是被告發,就是偷渡遇到風浪,而都沒有成功,反而導致眼睛受傷。第6次,日本人決心懇請鑑真和他們一起東渡。這次鑑真雖然雙目失明,但東渡的決心依然很堅定。當時唐玄宗也想派人去日本宣揚道教,但遭到日本拒絕,因此下令不許鑑真赴日。結果鑑真還是秘密的到了日本,且再也沒有回來。

鑑真東渡為何遭後人詬病?

鑑真去日本時,帶走了王羲之的一幅行書真跡—《喪亂帖》、三幅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以及其他各種書法50卷。這些名人字畫在當時可能不怎麼昂貴,但到現在可是價值連城的國寶了。他把這些名人字畫帶去給日本,便是遭到後人詬病的原因。

鑑真來到日本後,被封為“大僧都”,領導日本所有僧侶,給日本建立了正規的戒律制度。但後來由於日本上層內鬥,鑑真遭到排擠。後來日本官方給鑑真建造了一座名叫唐招提寺的寺廟,讓鑑真居住。日本天平寶字七年(763年),為日本傳播佛法奮鬥了一生的鑑真在日本圓寂,享年76歲。鑑真為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日本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但不知道,鑑真在天之靈是否看到日本侵略者多次侵略了中國,也許就算鑑真能夠看到日本人對中國進行屠城的“南京大屠殺”時,也只是無奈地說一句“阿彌陀佛……”希望能夠感化日本,但是日本右翼分子能感化得了嗎?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鑑真,唐朝和尚,俗姓淳于,江蘇揚州人。因為東渡日本傳播大唐文化而名流青史。迄今為止,主流意識上,大眾認為鑑真是偉大的文化傳播者。而非主流小眾者卻對其起了誹謗,原因如下。

一,鑑真瘋狂東渡的動機

鑑真東渡,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歷經6次,歷時12年,並死了無數弟子,終於在第六次時成功登錄日本。

正史記載,鑑真55歲時,是應日本在唐留學僧人榮叡、普照的邀請,前往日本弘法傳道的。

(鑑真像)

742年,鑑真第一次剛準備渡海時,被高麗僧人如海向告密,說鑑真一行人勾結海盜,準備出海。因此,這次出海未成,被官府收繳所有物資而夭折。

743年12月,第二次準備好乾糧、佛經、佛像、經疏、香料、藥品,當時還帶了玉匠、畫師、雕佛、刻鏤、鑄寫、繡師、修文、鐫碑等工匠共85人。卻沒想到,船隊剛出長江口,就遇到颶風,船被大風颳爛了,要休整。

(鑑真東渡油畫)

744年第三次,修好船準備出發,又在舟山海面觸礁,只得又回去休整,在休整期間,有佛教徒向官府告密,說有人誘使鑑真出國渡海,官府因此抓了日本留學僧榮叡。又失敗了。

744年第四次,鑑真一行30多人瞞著官府,想秘密從福州出發。誰知道鑑真的弟子靈佑,向官府採訪使告密,鑑真他們被追回後,遣返揚州。

748年6月27日,被釋放的榮叡、普照兩人又慫恿鑑真第五次出海。這一次出海,他們瞞過了官府,在海上漂泊了三個月,又遇到颶風。在颶風中,他們的船隊被吹了14天,漂到了海南島的崖縣(今三亞市)。

這次的損失巨大,留學僧榮叡被颶風捲走,同時捲走的還有鑑真喜愛的弟子翔彥,鑑真本人也雙目失明。

753年,66歲的鑑真被在唐朝當官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說動,於10月19日,第六次東渡日本。12月20日,鑑真終於如願以償的踏上了日本國土鹿兒島秋目浦。

鑑真如此瘋狂不顧生死的六渡東海,他為的什麼阿?傳法嗎?鬼才會相信是傳法這個動機。但是除了傳法,中國人找不出鑑真必去日本的原因,因為他去日本帶去的是大唐文化之精華,直接促進日本快速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邁進。

但是各位注意了,鑑真東渡,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毫無好處,毫無意義。渡海活動,只是對日本人有天大的好處。

甚至他的弟子祥彥還深有怨言:“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身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到,是故眾僧鹹默無對而已。”——《大和上東征傳》這一段是鑑真問他的弟子們,誰願意跟他去日本阿,他的弟子們全部默然不答,只有他喜愛的弟子祥彥用上文回答。

(鑑真和弟子們劇照)

祥彥回答的簡單翻譯是:日本那麼遠,海上命運難測,大家都怕死,要去師傅你自己去吧。

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傳播中華文化,其實別人根本不需要你鑑真去傳播,因為華夏文化的先進性,導致華夏文化圈內的小國家,如高麗、日本等,早就派出一波波的留學生,貪婪地吸取華夏文化。

二,間諜說與逃亡說橫空出世

其實,鑑真渡海動機,不單是咱們中國人費解,就連日本人也困惑無比,因為鑑真這6次渡海太瘋狂了,瘋狂得不正常,生死不顧,還死了無數個弟子,甚至都雙目失明瞭。

為了研究鑑真東渡的原因,日本學界還特意提出了5種假說。

1,被日本留學僧邀請說

鑑真如正史上記載的,被日本留學僧榮叡、普照邀請去日本講學。

2,被日本聖德太子的敬佛崇佛心打動

這個聖德太子,想把日本打造成政教合一的國家,所以想邀請大唐佛學專家鑑真過去幫忙設計設計。理由是,在《大唐和上徵東傳》裡榮叡和鑑真有過關於聖德太子的對話:“二百年後,聖教興於日本。”

(劇照)

3,弘法說

日本是佛教律宗的空白之地,繼承律宗學說的鑑真,急需傳播律宗學說。於是,他不顧生死的6渡東海。

4,逃亡說

日本小野勝年為首的一些學者指出,大唐盛世末期,整個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宗教等將發生劇烈變動——安史之亂。而這種變動提前被鑑真察覺到了,絕望的鑑真才趕赴日本,這個相當於“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避世。

但是,根據我國學者王勇的研究,《大唐鑑真傳》中,處處透露出鑑真獨有的盛唐氣度。所以,這個因絕望而逃亡的說法太過荒謬了。

“鑑真的盛唐氣度語調:“而今大唐國家道俗總大興隆。”——《大唐鑑真傳》

5,間諜說

日本學者鈴木治,寫了一本書《白江村》,此書共15章,全部論述一個觀點:大唐想顛覆日本。書中以猜測、杜撰、想象的手法,描述了鑑真是大唐派來日本的間諜。

他猜測,大唐派鑑真到日本,是想控制日本的寺院和僧侶,並源源不斷給大唐提供情報,以達到顛覆日本的目的。只不過後來被“安史之亂”打亂了計劃而已。

這本書作者荒誕不羈,這是有源頭的。

原來,在鑑真東渡到日本後,直接被聖武天皇任命為統管全日本的僧綱。本來是混亂無比的新舊教團利益群體,直接有了領導人。

(日本天皇劇照)

舊教團勢力自然不甘心,他們多次誹謗、汙衊抹黑鑑真,導致鑑真在聖武天皇死後,頂不住壓力而辭掉僧綱一職。筆者猜測,這鈴木治就是利用這些汙衊加以藝術修改,寫成的《白江村》一書。

“後真和上(鑑真)移住唐寺,被人誹謗。”——《從高僧沙門釋思託傳》

三,鑑真給日本帶去了什麼東西

第六次,他帶的東西清單如下:

人員:鑑真,相隨弟子:祥彥、法進、壇靜、思託、義靜、法載、法成等14人。藤縣通善寺尼姑智首等3人,揚州信徒潘仙童、胡國人安如寶、崑崙國人軍法力、佔婆國人(今越南)善聰等共24人。

物品:一是佛、菩薩雕像繡像,其中有繡阿彌陀佛像、雕白旃檀千手觀音像、繡千手觀音像、救苦觀音像、藥師像、彌勒像及功德繡普集變一鋪,還有如來肉舍利三千粒等。
二是佛經,有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八十卷、《大佛名經》十六卷、金字《大品般若經》一部、金字《大集經》一部、南本《大涅槃經》四十卷等。


三是戒律《四分律》六十卷及其單行僧尼戒本、律論《律二十二明瞭論》一卷。
四是律宗三家的律學註疏,其中最多的是南山律宗道宣的著作。
五是天台宗的著作,有隋智顗《摩訶止觀》十卷、《法華玄義》十卷、《法華文句》十卷、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十二卷等。
六是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其中有東晉王羲之的真跡行書一帖,王獻之真跡行書三帖及水晶、金銀等制的佛具、阿育王塔樣金銅塔一區等等。按照以往東渡準備的物品推測,此次也一定帶有香料、藥物等。

(王羲之書法真跡)

其他非主要物品在第六次渡海時不見詳述,不過可以參見第二次渡海時的物資詳細:

落脂紅綠米100石、甜豉(日本納豆的祖宗)300石、牛蘇180斤、小麥50石、幹胡餅2車、幹蒸餅1車、幹薄餅1萬隻、番捻頭(麻球)一半車、漆盒子盤30副、銅瓶20只、花氈24領、袈裟1000領、裙衫1000對、坐具1000副、大銅盂4個、竹葉盂30個、大銅盤20面、小銅盤44面、一尺銅疊80面、少銅疊300面、白籘簟16領、五色籘簟6領、麝香20劑,沉香、甲香、甘松香、龍腦、香膽、唐香、安息香、棧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陸香等共600餘斤,畢波、訶子、胡椒、阿魏、石蜜(冰糖)、蔗糖等500餘斤,蜂蜜十斛、甘蔗80捆、青錢10000貫、正爐錢10000貫、紫邊錢5000貫、羅補頭2000枚、麻靴30雙、席帽3個。

(鑑真曾住過的日本唐提詔寺)

可以說,鑑真帶去的東西,令當時這個日本社會翻天覆地,從奴隸社會跨進了封建社會,令日本在書法、建築、美術、美食、佛學、醫學、雕塑等領域繼承了大唐的風格。

鑑真之所以受到後人詬病,是因為他這次東渡,對我國毫無意義,甚至是傳播先進文化技術的“資敵”行為。甚至有令國人心痛的王羲之父子真跡。

但是對日本人卻有天大的好處,直接鹹魚翻身,但他因為觸犯了舊教團的利益,一樣被人誹謗。以至於有日本後人寫《白江村》一書來諷刺他。

唉,農夫與蛇的故事上演了一遍又一遍,卻總有無數國人不長記性。

歪眼小史


剛日讀史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我們現在看來,鑑真東渡不畏艱險、弘揚佛法,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在當時唐朝政府看來,鑑真東渡是徹徹底底的一次瘋狂偷渡行為,且屢教不改,其心可誅。

鑑真東渡到底有多瘋狂

663年,唐朝與朝鮮作戰,日本派出水軍湊熱鬧,中日艦隊在白江口爆發大戰,3萬日軍被全殲,400多艘戰艦被擊沉,血流成河、火光沖天,日本是一個不打不服的民族,這一仗把日本打醒了,於是派出大量遣唐使來學習研究這個對手。

742年秋天,唐朝佛教律宗大師鑑真在揚州大明寺講授佛法,兩個日本大和尚榮睿、普照奉天皇之命,從長安趕到揚州邀請鑑真前往日本傳法,不知道這兩個日本和尚是如何忽悠的,鑑真鐵了心要去,徒弟們勸他“大唐和日本之間隔著茫茫大海,路途又遠,實在是太危險了”,鑑真說道“傳揚佛法,何必在惜生命!”

55歲的鑑真不顧年事已高,身體有恙,一心要東渡日本傳法,次年春天,不顧政府禁令,鑑真帶著弟子出發了,在此後的5年間,他遭遇了官府禁止、遇到過大風大浪,一連4次全部失敗了,第一次被官方指控為“勾結海盜”,第二、三次遇到颶風觸礁,第四次被官府押回原籍,鑑真大和尚百折不撓、愈挫愈勇。

748年,60多歲的鑑真第五次起航,從揚州出發,在舟山群島遇到風暴,停留兩個月後繼續出發,第二天再遇颶風,海上漂了14天,糧食吃完了,淡水喝光了,日本和尚榮睿、得意弟子祥彥先後病死了,鑑真眼病發作,遇到一個外國庸醫,最終雙目失明。

幸運的是遇到了兩個超級“鐵粉”,振州別駕馮崇債派兵護送,迎入私宅設齋供養,還強行仁鑑真為幹母舅,大海盜馮若芳也送來大量禮物,論分供養,鑑真等人住在大雲寺過了一年多的幸福時光,積蓄力量,準備再次出發。

753年11月16日,66歲的鑑真等人秘密從張家港出發,次年一月終於到達日本九州島,歷時十年的東渡終於成功了。

鑑真在日本受到熱烈歡迎,封他為傳燈大法師,把新田部親王的舊宅送給他,建立寺廟,就是現在的奈良唐招提寺,從天皇到普通民眾紛紛接受鑑真的受戒,建立了日本出家和受戒制度。

763年,鑑真知道自己即將去世,舊宰唐招提寺的僧房裡,面西端坐,進入禪定,以76歲高齡圓寂了。

鑑真給日本帶去了什麼

鑑真帶到日本四十八部佛家經典,主要有《四分律》一部六十卷、《四分疏》五本各十卷、《菩薩戒疏》五卷等等。

鑑真形式上是一個僧侶團隊,實際上是一個規模完整的文化技術顧問團,隨著鑑真東渡日本的人員中,有雕刻玉器的、雕塑人像的、鐫碑的、鑄造的、擅長繪畫書法的、精於建築的、還有懂醫術的,可以說,這個團隊把當時唐朝最成熟的文明成果全面系統的介紹到了日本,對於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唐招提寺木雕群就是按照鑑真帶去的乾漆夾紵像作為參考,在鑑真弟子的指導下完成的。他的弟子還參與設計了唐招提寺建築和西大寺佛塔的建造。

另外,鑑真還帶去了大量的繡像、雕像、畫像、金銅像和數貼,為日本的造像和佛畫藝術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鑑真精通醫藥,著有《鑑上人秘方》,創制了“奇效丸”、“萬病藥”、”豐心丹“等秘方,江戶時代以前,日本的藥商還奉鑑真為始祖。

鑑真還帶去了大量的甘蔗和蔗糖,正倉院還收藏過鑑真帶過去的蔗糖。日本人吃的豆腐、醬油也和鑑真有關。

鑑真最被國人詬病的應該是他把王羲之的真跡《喪亂貼》帶到了日本,王羲之的墨寶在當時已經是稀世珍品、無價之寶,據說《蘭亭序集》就深受李世民喜愛,死後帶入他的墓葬之中,鑑真帶走的《喪亂貼》目前收藏在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目前,國人高價收購流落海外的國寶捐獻給國家,而《喪亂貼》已經成為日本國寶級文物,迴歸的可行性為零。

對鑑真的誹謗

雖然鑑真將大量技術和佛法帶到了日本,受到很多日本人的敬仰,但是依舊被一些日本人所誹謗,日本一些學者懷疑鑑真東渡的動機,有一種說法說他是唐朝的間諜,這種說法是鈴木治在《白江村》一書中提出來的,該書把唐朝描述為顛覆日本並使之動盪的”幕後黑手“,該書作者說,唐朝為了監視日本情勢,本打算派遣大量間諜前來作亂,由於各地節度使不受中央控制,無暇顧及,不得已,只好利用佛教來控制日本的寺院和僧侶,”遂令距遣唐使必經的揚子江河口很近的揚州延光寺的鑑真律師,搭上歸國的遣唐船而潛入日本“。

鑑真東渡日本後,被天皇委以受戒傳律的大權,動了當地佛教律宗的奶酪,受到誹謗而被免職,離開奈良大寺唐院,自立唐律招提寺居住,境況冷落、慘淡。


鑑真東渡日本你怎麼看,評論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