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发动机水平和欧美差距多大?差距在哪些方面?

发动机“工业上的皇冠”,制作的困难是肯定的,我国这么多年航空发动机一直受制于人,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潜心发展弥足了一些,但差距依然很大,很多媒体说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们已经赶上了欧美,感觉这种是属于没有仔细研究过中国的航发,今天我们来仔细研究下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还有我们的差距在哪方面?

到底差距有多大?

我们经常说的差距几十年是以时间节点来计算的,下面我们来说下我们与世界研发能力最强的美国来进行一下对比。 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当数美F-22装备的F119全称为:F119-PW-100,属于双转子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其详细的功能就不说了,以下我们主要说发动机的推力进行对比),1981年美国空军提出研发计划,到1997年装备F-22进行试飞开发时间也长达17年左右,F-119普惠官方公布是15.8吨(实际应该更大),发动机重量1.77吨,而后来F-35装备的F-135发动机推力高达19吨.F-135是基于F-119研发的,可能性能差不多,F-135更加稳定运用更多的复合材料。然后,我们说一下我们的五代机歼-20的专属发动机:涡扇-15,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研发(也就是1989年左右开始研发的)2009年4月第一次点火成功.。涡扇-15目标推力18吨.发布推力为13.3吨。研发时长也将近20年吧!

由上述可以看出,美国装备五代机发动机为1997年,我国的2009年第一次点火成功,实际使用在测试稳定几年后吧!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和美帝在航发的差距至少在15年。而且推力和稳定性相比也不那么满意。目前我国五代机凭借着气动优势可以与其他五代机相媲美,如果能补足发动机这个短板我们的歼-20一定可以傲视群雄。

其实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很厉害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们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二战后我们才从一个农业大国起步有工业发展,所以我们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目前我们在航发还有很多不足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吧!

1.加工工艺

虽然我们国家可以复制技术,但加工工艺是靠师傅们言传身教积累来的短时间内是弥足不了的,就是因为加工工艺的原因才导致我们发动机的寿命不怎么样,一些特殊耐热材料一支掌握在欧美老牌工业大国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方面下功夫,实现突破才能成功。

2.设计

很多人把发动机不行的原因主要归结到材料不行,材料不行是一方面但设计也占很大一方面。举个例子,我们借鉴苏联技术,为什很难超越,就是因为我们设计方面的原因,发动机几百万个零件,合理的安排能使发动机效率提升,经久耐用。所以我们也需要在发动机设计上有新的思路。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我们发动机自己的风格。

我国的发动机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正处在创新发展的阶段,我们从模仿到创新再到超越的路上,肯定会越走越远,在这里我们向为我国航发事业的工作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