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踏空了?别急,高盛认为下跌有望重来

来源:花街那些事儿

编辑:Wonder

3月底以来,美股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让身处熊市的部分投资者有了一种「踏空」的感觉。

截至4月24日数据


这或许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但是却很正确的道理:

危机中必然也存在着机会;股市有涨有跌,熊市也有机会赚钱。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因此丧失了信心。

关于未来的走势,D妹认为可能还是会比较波动,但是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只有你功课做得足,节奏踩得准,还是有机会抓住4月这样的反弹的。

不过这里还是要做一波风险提示,毕竟刀口上嗜血必须要做充足的准备,了解市场现状则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以下为高盛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赢家(只有少数公司回血),这对整个美股市场来说都是一个不祥征兆。

包括高盛著名策略师David Kostin在内的团队上周五发布了一份报告,目前标普500指数较2月份的记录高点下跌了约17%,但是就成分股而言,该值的中值为下跌了28%。

最引人注意的是,市值前五的5家大公司占据了标普500指数20%的权重,2000年3月的时候这个值为18%。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市场的宽度反而越来越窄了,这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高盛报告指出,

市场宽度的大幅缩小,往往预示着市场的大幅下跌。市场宽度缩小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历史表明期间市场回报率低于平均水平,最终导致势头的转变。

该报告称,在1990年和2008年的经济衰退、科技泡沫时期,以及2011年和2016年的经济放缓期间,市场宽度都有所缩小。在最近的反弹中,市场领跑者一直是那些在危机爆发前就表现优异的大盘股和资产负债状况良好的股票,这导致市场集中度再次飙升。

高盛的谨慎观点和彭博首席股票策略师Gina Martin Adams的观点相吻合。

Adams上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股的市场宽度和市场反弹的步伐不一致。标普500指数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分股高于50日平均移动线。

在新冠冲击市场引发史诗级抛售之前,Kostin和他的团队就指出,

看好科技公司后市表现。周期性反弹下的技术硬件及半导体股票,以及受经济增长环境影响的软件服务类股票或出现较好表现。

较高的再投资比率表明,当前科技股的上涨行情可能比2000年的要可持续。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