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1799967082677
司徒即為丞相也可稱乎為戶部尚書!是三司或三公之一,即大司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時期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時期改戶部為“度支”,到了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就沒再做更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是六部中戶部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如今的內政部長兼財政部長!
博弈娛樂新媒體
我國古代的“司徒”,系官名。
《周禮.地官》大司徒,是主管教化(政教風化)的官,為六卿之一。《荀子.臣道》有:“政令教化,刑下如影。”之說。《國語.周.上》有:“司徒協旅。”之述。(注:稱掌合師旅之眾。)
從漢哀帝(劉欣)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稱司徒,主管教化;可謂:“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司徒,原為“三公”之一。是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書.周官》有:“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夑理陰陽。(此指周之三公。)”至西漢時,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東漢時,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三公也稱三司。《後漢書.順帝紀》有:陽嘉元年,“令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職薪之敘。
司徒官職,魏時沿用。但“三公”為虛銜,不輿朝政。歷代沿用,至明朝廢止。清時俗稱戶部(朝廷掌管戶口,財賦的官暑。)尚書為大司徒。
國粹繁榮絢麗日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置,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