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行程如火如荼,这些招聘数据是你应该关注的


相信许多HR最近都一心扑在在校招行程中,但在如火如荼地做执行的时候,也需要时刻跟踪好想校招项目的效果,为结束后的有效复盘做准备。

复盘一词,原本是是围棋中的术语,双方在下完一盘棋之后,将走过的棋子再走一次,分析双方在之前的对弈中的亮点与疏漏。

去年我在谷露的公众号中也写了关于校招复盘的文章(点击跳转),所以今天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就具体的复盘技巧做更详细的讲解——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对校招项目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得出相应的经验教训?最好能够形成规范的文档作为下次校招的参考。


整体目标与结果


校招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项目了,如果在进行复盘的时候只是单纯按时间从计划制定到执行一股脑分析下来,虽然全面,但是重点不够突出。

一般来说,无论是校招的项目组,还是企业的领导,最想知道的都是今年校招的目标是否达成,然后才是倒推各个环节的结果与执行。

所以需要最先将目标与结果对比进行整体的审视,也就是分析校招项目的签约情况。

可以从学校类别、岗位类别、学历类别三个维度进行展现,最后附上签约学生的具体名单。

举一个例子,学校类别用来说明今年的校招项目中“生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质量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如果在校招之前有制定目标,还可以将这个结果与之对比。

例如,某工程企业总结表格形式如下:



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


1、offer竞争力分析

每年校招,除了为企业招募到合适的应届生人才储备、进行雇主品牌宣传之外,另外比较重要的目的是借助与对标公司的同台“竞技”的机会,了解企业在行业内最新的offer竞争力变化情况。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对那些放弃offer的学生进行分析,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直观地暴露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出现了哪些问题。

薪资对比

offer中所给的薪资福利通常是决定学生们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已经给到了非常有竞争力的薪资了,但却和他们的期望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给出的差了一截。

拒绝原因分析

虽然大部分拒绝offer的学生都是因为薪资期望达不到,但是你还需要对放弃原有进行汇总分析,因为他可以直接暴露出企业校招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在来年的校招中进行调整。

如果拒绝原因中,“已经签约其他公司”的人数较多,可以认为企业的招聘流程是否过慢,学生的等待期过长以至于被其他企业占领了先机。

offer发得晚的企业,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早就开始进行校招,反倒让战线拉长,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2、项目执行情况

准备阶段

校招项目开始之前,各环节的准备工作是否按时、按质完成。

例如:是否安排好人员、做好面试官的培训、准备了专业的笔/面试题库、准备宣讲资料、沟通学校场地时间等。

宣传阶段

高校就业办、论坛、招聘网站、各种学生群、老师/校友介绍等渠道对于校招宣传来说都非常重要。对宣传阶段各个渠道的试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改进的建议,更加深入地挖掘渠道潜力。

预算使用

先分析总的预算使用情况,再分析费用明细。可以横向对比历史校招的预算使用情况,分析费用是否合理,哪些环节的费用增加了,哪些有所节省,哪些是必须花费的,哪些其实是可以省下来的“冤枉钱”等。


指导未来计划制定


之前也说到,复盘的目的之一在于,得出相应的经验教训,指导未来校招项目的优化,形成具体的改进计划。

比如,问题出在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那么来年可以早开始进行计划,从时间规划、渠道联系等方面着手。

最后,校招的应届生是否有相应的实习生计划、管培生计划以及毕业后入职的完善培养计划,这些在校招的复盘总结中都可以提前开始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