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脑”cue到你了吗?西湖教育利用大数据精密智控为师生返校复学护航

这周一,杭城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以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学返校。下周一,小学低段的孩子也要正式返校。随着复学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孩子健康归队。西湖区教育局率先投入使用的“健康复学平台”也在每日有条不紊地运行中,保障着西湖校园的安全。

从孩子出门就开始监控

实时获取13万学生健康信息

在4月13日第一批学生复学前一周,西湖区教育局联合钉钉公司上线了健康复学平台,并要求所有学生在出门前先完成这样一件事:测体温,通过钉钉平台上报每日的晨检情况,其中包含学生的当日体温、身体状态、健康码状态、近日出行情况,以及同住人员的出行、健康码情况等。

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郤云江的电脑内,就有这套复学平台的完整数据,每天全区所有的师生、家长、其他同住家庭人员的健康码情况、打卡情况,都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完整地呈现在他的面前,可以说是一台西湖教育的“健康大脑”。当学生家长完成家庭健康信息上报后,这份信息就会同步到系统,帮助学校即时汇总数据,也协助教育局对全区学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控。

郤院长说:“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就通过钉钉平台为全区学生顺利提供了在线教学。随着复学的进程推进,我们延伸了技术应用,开发了常态预警功能。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每天能够实时看到西湖区199个学校(校区)近13万名学生,以及家长、教职工、家庭同住人员近32万人的健康情况,用现代化的治理手段达到精密智控。”

(各类大数据统计)

家校配合精准关心

守好校园安全的进口关

开学前,行知小学的传达室内装上了一台一体机,每天实时播报着全校学生的健康打卡情况。每天孩子还没出门,学校就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健康情况。

行知小学校长楼叶通说:“我们要求学生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量体温,早上7:30之前就要完成健康日报的打卡。这些实时数据可以帮助值日、值周老师通过数据进行决策。如果这个学生打卡情况异常,学校和教育局会迅速得到预警,如果核实后情况属实,会立即与卫健部门进行联动;但是在信息上报的初期,也存在一些误报的情况,我们也会一一进行核实。

现在误报的情况越来越少,大家上报的时间也越来越及时,我们基本在7:30之前就可以收集到100%的学生健康信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措施,让家校一起配合,守好校园进口关。”

行知小学实时播报健康打卡情况

学校正式开学后,西溪中学校长何建芳每天早上都会第一时间查看师生的上报数据,确保没有1位同学遗漏。何校长说:“学校安排了专门的数据管理员,会同步查看全校、各年级、班级的数据,然后把异常情况的数据,学校防疫小组的钉钉群内,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再进一步核实,这份数据也会同步西湖区的防疫工作群。”

“以钉钉平台的学生信息为基础,我们在校门口晨检时,也会采用现代技术和大数据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复核。如果红外测温仪显示异常,或者健康码显示红码、黄码,我们也会进行核实,再对钉钉系统的信息进行修改、实时反映。”

西溪中学的学生市民卡核验系统

早在复学前一个月,文理小学和文理中学都加装红外线热成像测温设备。这套“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技术,不仅实现师生上下学时段多人无感测温,有效降低上下学时段师生因集聚测温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更是在第一时间让班主任、校医、行政人员等各级管理者,掌控进出校师生体温异常、请假和未经过体温检测人员具体情况,为二次复检、补检工作提供即时依据。

文理小学朱国敏校长介绍说,因身体异常请假过的学生,初次返校时,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会自动发送提醒到管理者手机,识别学生返校时间是否合规,并及时做好处置。如,原来身体异常的学生,必须在身体无不适症状后48小时才能入校,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提前到校的,考勤系统会自动识别预警。

文理小学的“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系统

用智能管理推进教育治理

下步将延伸到招生工作、发展评价等

西湖区教育局防疫工作相关负责人说,西湖区的信息化有一定的基础,很多工作都在利用这样的治理手段推进。

防疫初期,我们发现几十万师生和家庭成员的排摸统计工作耗时巨大且容易出错,教育局和学校工作人员也苦不堪言。虽然开发和培训等基础工作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在健康复学平台上线后,大大减轻了学校和家长的负担,教育局也能随时随地掌握全区的健康情况,深刻体会到了大数据的便捷和高效。

防疫工作上的智能管理手段还只是一次尝试,后期西湖区还将在招生报名、发展评价、校外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让数据为教育服务,让智能为教育赋能,建立有西湖特色的教育大脑!

通讯员 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