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顺鑫跌停后——2019年年报印象


作者长线是金11


4月25日,顺鑫农业发布2019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同比增长23.4%;净利润8.09亿,同比增长8.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亿,同比增长0.97%。从表面数据上看,这份报表相当够呛,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显然不及预期,对比靓丽的半年报,三、四季度业绩连续出现负增长,市场也以跌停予以强烈回应。顺鑫到底发生了什么,是牛二遭遇瓶颈了吗。

1、增收不增利的原由

2019年白酒业务营收仅增长10.91%,而不怎么赚钱的屠宰业务、房地产业务分别迎来了42.28%、189%的营收增速大爆发,换句话说上述鸡肋业务是营收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要知道占比较大的屠宰业务毛利7%都不到,想增利实在不容易。

同时,公司也存在业绩平滑的嫌疑,当然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出于公司自身需求的考虑,适当进行平滑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例如2019年对房地产存货实际减值0.89亿、对商誉进行减值0.44亿,2018年对应全部减值是0.41亿,两年的减值一对换,一个基数变低一个变高,反应出来的增长速度就完全不同。

2、牛二依然很彪悍

顺鑫的主要竞争力来自于牛二,只要牛二无恙,顺鑫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在我看来牛二依然很彪悍。2019年白酒贡献营业收入102.89亿,同比增长10.91%,销售量增长了15.56%,外埠业务增速28.78%明显快过北京本地。我们知道知名白酒企业对下游渠道居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先款后货是一种普遍的销售模式,因此白酒企业往往会存在大量的预收款项,预收款增长越快、占比越大通常意味着产品畅销,未来利润有保障。顺鑫的年报预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28.11%。当然由于顺鑫业务庞杂,还包括屠宰、房地产等业务,我们也不能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款项直接等同于白酒预收款,但是母公司预收款项应该和白酒预收款差距不大(因为房地产属于子公司业务,母公司主要是酒肉业务,酒是大头,同时肉的生意属性决定产生的预收款相当有限)。2019年母公司预收款项54.87亿,同比增长17.54%,占白酒营收比例53.33%,为历史最高水平,蓄水池中有足够的水等待未来释放业绩。2019年包装成本有所上升,牛二全年没有涨价,毛利略有下滑,从2018年的49.63%下降至48.08%,有人对此颇有微词,我想品牌消费品是具有定价权的,一两年内不提价也实属正常情况,并不代表牛二没有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的能力。

十年前,白酒占公司营收之比为22.01%,2019年这个比例接近70%,也是正是在牛二的持续发力下,公司的资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动资产占比从58.14%提升至79.72%,轻资产低资本支出属性日益得到凸显,类现金资产占比高达42.89%,一扫十年前资金捉襟见肘的格局,大有向现金奶牛方向发展的强烈势头。

3、存在的隐忧

目前来看,公司仍然坚持白酒、屠宰双轮驱动的战略抉择,虽然2019年屠宰业务出现了42.28%营收增速,但毛利仅6.92%,而公司整体费用率却高达16.19%,基本属于陪吆喝的生意。公司屠宰业务占比从2018年的19.62%提高到22.61%,未来还将持续投入鹏程生鲜精加工车间改造工程,多少让人会感觉不太舒服。公司热衷于屠宰业务,无论是出于保障首都民生的政治任务需要,还是其他别的原因,对公司的经营都是一种拖累,会持续的造成负效应。

4、隐藏下的真实实力

2019年顺鑫的ROE持续提升,达到了11.46%,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但仍然不能体现牛二的真实实力,长期的多元化确实让牛二像一块蒙尘的璞玉一样,总是显得平淡无奇。首先,存货高达81.6亿,占总资产之比为37.05%,其中房地产相关存货58.53亿,占比71.7%,我们假设房地产被完全剥离(剥离房地产业务也确实是公司战略的既定方针),按照当前的资产负债率计算,净资产可减少19.83亿变为54.55亿,对应现在的净利润,ROE可提升至14.83%,当然这样计算肯定很不精确,但是彻底剥离房地产可能对股东权益回报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再看毛利,白酒毛利48.08%,但总毛利只有36.2%,不赚钱的鸡肋生意严重拖了后腿,如果仅仅聚焦白酒主业,毛利提升12个百分点,至少又能让ROE再提高几个百分点,达到优秀水准。

总体来说顺鑫是一家很平庸的公司,但牛二确是一块顶级好资源,在客观因素的困扰、拖累下,过去的牛二仍然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出于对消费垄断属性的热爱,我选择与牛二继续相濡以沫。